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
该来的终究会来。
修复贝鲁特港、修复雅法港、修复中东铁路、修复凡城-大不里士-恩里克-德黑兰铁路;
勘探伊拉克油田、勘探科威特油田、修复英国人逃跑时破坏的原英伊石油公司旗下的伊朗胡齐斯坦油田;
一系列浩大的修复和勘探工程把德国人相对孱弱的地中海海路运能和中东铁路运能绷得死紧,隆美尔部队几乎持续一个月都拿不到一个基数的炮弹——幸好之前实施了焦土策略退缩的英国人和以色列人不敢也不可能重新踏过化作废土的两三百公里隔离带主动出击,维勒安也就乐于把暂时用不上的进攻物资运能配给调剂给工程兵部队。
光阴荏苒,数十万枕戈待旦的国防军和档卫军士兵在中东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宁静的1941圣诞节——就在修复一新的圣地耶路撒冷和耶路撒冷西北不远处的正牌圣婴诞生地伯利恒。
耶路撒冷目前被维勒安做主认定为德叙伊三国共管,雅法以北的原以色列国土和被以色列入侵的黎巴嫩经过这几个月的一些面子工程经过公投重新组成了新的叙利亚国,外约旦、加利利湖及约旦河西岸的土地则被并入了伊拉克作为对伊拉克人投靠最彻底的奖励,使伊拉克获得了一角红海的出海口。
新年到来之后,休整数月的德军终于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补给充足严兵整甲的姿态下发动了对英占埃及和以色列的最后一战。融化了补给大动脉中的“血栓”并全面控制了东地中海制海权之后,供血充足神清气爽的中东军团在巴尔干战区援军的多次补充后现下已经可以凑出4个装甲军、5个机械化军、10个摩步/步兵军共计57个师的充足人马继续作战。因为作战部队规模过于庞大,显然不再是维勒安这个安全部门出生的指挥官带着麾下两个中将可以指挥得了的。
国防军的高层将领们对于维勒安一个玩票的拐走国防军两员悍将也是一直颇有微词,之前看在伊拉克方面的事务错综复杂很多不是军事手段可以解决的,希特勒以外交和情报需要方面的借口力挺维勒安、弹压国防军中试图指导战役指挥权的将领。现在中东渐平、各方潜在势力逐步完成整合,而军事上的敌人在数月休养生息后声势日大,越来越多的国防军高层也开始试图横插一杠窃取攻克开罗的大功。
经过多方博弈,希特勒驳回了陆军司令部方面提出的派出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克莱斯特三员将领的老上司、目前的巴尔干防区司令李斯特元帅带领中东集团军群的要求;以免隆美尔和莫德尔这两个已经日渐靠拢档卫军的干将重新被国防军系统分化。
作为交换,希特勒也承认维勒安。蒙斯克确实不是带领大兵团作战的材料,借调了老帅隆德斯泰特元帅担任集团军群司令。
隆德斯泰特元帅虽然德高望重,可是毕竟大战开启时就已经年届七旬,作战风格方面也已老成持重见长,千里奇袭迂回分割之类的作战或许不如年轻进取的悍将打得有声有色,对付现下中东地区双方都已经备战数月四平八稳的堂堂决战也算是再适合不过了。至于日后,只怕这位老帅随时都可以找个借口让他退休就是。同时出于提拔新锐将领的考虑,目前都还只是中将军衔、但早已深为希特勒赏识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也被希特勒委以重任,分别在隆德斯泰特元帅麾下各自指挥一个集团军或者装甲军。
同样经过了上一次惨败后三个月休养生息拼命购买米国军火拉丁征兵的犹大人也凑起了数倍的兵力进行最后的决战——耶路撒冷一役之后,中东大地上的犹大族人口从战争开始前的将近700万跌到了420万人,全球范围内的犹大人口也从1000万跌回750万。这三个月内犹大财团的银行家们几乎是倾尽一切影响力拼死号召全球范围内的犹大贫民青壮回以色列参军,并许下巨额军饷钱财激励人心才算是拉起了75个师的以色列军队,总人数将近百万,达到了中东地区英联邦军队人数规模的两倍,黄金耗费超过千吨,美元支出超过十亿——战乱之后,犹大民族的750万总人口中所有男性就只剩下240万,这次再抽出百万军队几乎就是抽走了犹大民族全球男性人口的一半,再除去儿童,已经超过了二丁抽一的比例,兵役征发人口年龄从15岁拉到了65岁。如果不是因为前些年欧陆、美洲持续的俳犹风潮让犹大民族在盛产银行家的同时也不缺穷人,加上犹大民族失国两千年护国心切的话,这个体系的根脉早就崩溃了。即使算上后世的历史,也只有斯大林麾下靠层层枪毙堆积起来的动员效率可以和此刻的犹大人一拼。
……
以犹大人的精明,他们绝对是不傻的,也不可能打送死之仗,在犹大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保卫自己的祖国固然重要,依赖他们自己拿人命去填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还是下足了功夫的。米国人的M4血馒头坦克目前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是以犹大人的随机应变才智和实用主义精神,依靠有限的米国装备他们还是弄出了不少可以应急的产物。
首先就是那一堆从米国人那里弄来的垃圾过时坦克。,从米国人手中分批购买的淘汰坦克足有四五千辆,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这些东西除了给德军练级刷经验就没有别的价值了——隆美尔和莫德尔这些满手血腥的悍将就是靠成堆的渣渣几乎把军衔经验值刷到上将了,虽然目前还没晋升也已经是“简在帝心”。
对M2A4和M3A1彻底失去信心后,犹大人通过英国人在加拿大的军工厂对买到的垃圾进行了二次改造,或者直接要求米国人的三大汽车厂商进行这些山寨作业。
犹大人把1941年底前交付的1500辆M2底盘的轻型坦克统统改装成了后世1944年才会出现的M24轻型坦克——这款坦克本来的宿命会是在二战末期才问世,没什么表现机会就停产,最终在韩战中被消耗殆尽。这款坦克与M2A4坦克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孱弱的37mm坦克炮换成了32倍径的75mm坦克炮,在使用了如此重炮的情况下,坦克的战斗全重却仍然可以控制在16吨——如果对16吨没有什么概念的话,可以看一下德国人同样使用75mm主炮的4号坦克重达29~32吨,苏联人的T34也差不多是这个吨位。以色列人改良的M24坦克仅仅16吨的全重还要支持如此重炮,并维持一定的速度,唯一的代价就是削弱装甲。所以这款畸形产品的装甲水平被削弱到了首上装甲最厚处仅1英寸的水平——M4血馒头的首上装甲是3英寸——德国人的40mm博福斯防空炮和战机的30mm机炮都可以轻易捅破这款M24的首上装甲最厚处,基本上只要有点反坦克功能的武器都可以把这个渣渣打成筛子。引擎方面因为1942年初仍然只能使用克莱斯勒公司的R920汽油机,公路时速也从1944正版M24的48公里降低到了31公里。
不过这种东西作为消耗品的价值还是很明显的——至少这是第一款用了正规75mm口径坦克炮的坦克了,其倍径和穿甲力比原先24倍为主的75mm榴弹炮要好得多,对付德国人的3号追猎者歼击车和4号坦克时至少可以在1500~1000米的距离内击毁之而不是像原来一样白白送死还干不掉敌人。
其他一部分装甲有缺陷的M3系列坦克则被以色列人弄成了自走炮。德军在中东战事中反复使用自走炮赢得战场先机让包括美英苏在内的列强都认识到了这种武器在集中兵力机动作战中的价值,纷纷上马各自的自走炮项目,到了11月份,孱弱的远东军队居然都可以利用轻装甲自走炮在英印军据险而守的掸帮高原杀出一条血路来,更是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神经。
鉴于自走炮这玩意儿只要有成熟的底盘、有成熟的引擎还是比较容易改造的,以色列人把那些装甲有缺陷的M3格兰特系列坦克重新收集起来,换装上杂七杂八的17磅炮、25磅炮,以及美制M1105mm榴弹炮,或采用开放式炮塔,或者在火炮过重的情况下连炮塔都省了直接焊接一块简易的防盾,五花八门的自走炮被统统命名为M7“牧师”系列自走炮。
除了坦克和自走炮之外,以色列人还有最后一款防御大杀器:这是拜隆美尔中将的屡次战功重创所赐而获得的灵感,自从隆美尔在阿拉斯使用88mm高炮群痛揍了玛蒂尔达II型坦克集群,后来又在中东大地的贝卡谷地一战利用搭载了FLAK-41
88mm防空炮的SDK-251半履带装甲车的灵活射界、快速反应能力歼灭以军精锐后,对高射炮打坦克这种战术深有切腹之痛的以色列人终于被逼出了一股连锁反应。
在他们的硬性指标了大把黄金美元的刺激下,成功勒令米国火炮生产商改良米国的M1918,76。2mm高射炮和M1,90mm,L50高射炮,强烈要求美方就高射炮的最低射角做出结构改良,终于提前催生出了本该在1943年西西里战役后才被米国人人重视起来的“高炮平射”课题产物——M290mm高平两用防空炮。
一拿到这些新玩意儿,以色列人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些大家伙搬上了M3半履带装甲车,期待他们能够起到和德国人的SDK-25188mm防空炮车一样的威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变态的火力虽然因为倍径不足还没有德国人的FLAK-3688mmL56倍径高炮装甲穿深强大,但是也足够在1800mm的距离上秒杀一切没有复合装甲内衬的4号坦克(4号G型及更早期型号,H型为后期加装20mm复合装甲内衬型型号,J型为出厂时就采用格栅复合锻压装甲型号。),面对拥有强化复合内衬的型号也可以在1200~1400米的距离上干掉。成为了以色列军队中最强大的一款坦克杀手——同时也是自身生存力最弱的一款。不过这一切缺点在“投产快速、随造随用的消耗战指导思想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1942年1月5日清晨,火箭炮和集束炸弹的喧嚣打破了德军占领区和以色列占领区之间最后六七十公里的焦土缓冲带的宁静。
隆德斯泰特元帅的集团军群麾下3个装甲军、9个师超过2000辆4号坦克组成的突击集群在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三名中将军长的指挥下,以数百辆遥控排雷车为先导,如一把半径两百公里的死神镰刀之势划过西奈半岛,德军对以色列的最后一战开始了。
(https://www.tyvxw.cc/ty16440/168411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