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 610章 晋3

第 610章 晋3


在州郡去兵的同时,他规定大郡设置武吏一百人,小郡设置武吏五十人,以维持地方治安。但在当时,这一举措就遭到了尚书右仆射山涛、交州刺史陶璜的反对110

。到八王之乱后,州郡根本无力控制局面。后人更是批评废除州郡武备的措施,对“永宁以后,盗贼群起,州郡无备,不能禽制,天下遂大乱”结果的出现,负有一定的关系。

89

经济

制定户调式,颁布品官占田荫客制

平吴之后,司马炎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占田和课田、户调的制度。其颁布的法令首先对人口年龄进行了分组:男女十六岁至六十岁为正丁;十三岁至十五岁、六十一岁至六十五岁为次丁;十二岁以下为小,六十六岁以上为老。然后规定:丁男一人占田七十亩,丁女占田三十亩。每个丁男要缴给国家五十亩税,计四斛;丁女缴二十亩税;次丁男缴二十五亩税,次丁女免税。边远郡县只交户调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不课田,每户交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极远的交钱二十八文叫作“算钱”。户调则为赛布一匹,远地可减至一丈。上述规定只是个平均数,实际征收时还要按照贫富分为九等,根据户等收税,即所谓“九品相通”。139

司马炎实施这一制度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限定最高占田数目,以阻止私人大量兼并土地。二是通过规定课田的最低限额,占田农民根据固定的课田数而交纳固定的课田租税,又使国家的租税收入得以保证。但这一制度给农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当时,占田数是农民向政府办理土地登记时的最高限额,至于农民是否能够占有规定的足额土地,政府并不过问,而政府却要求农民必须按足额的课田提供田租。西晋的田租比曹魏时期的亩税额加重一倍,户调则增加了二分之一。这就使得一部分农民因不堪政府剥削,而流入私门,成为豪强士族的依附民。89

在颁行上述制度的同时,司马炎又规定了官僚士族按官品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的种种特权:一品官可以占田五十顷,以下按官品递减五顷,直到九品官占田为十顷;并按官品的高低荫及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六品官以上占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占二人,第九品占一人;第一第二品官占佃客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第九品一户。“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139

。这些被荫占的人口,只附属于大户私人的家籍,不在政府注籍,也不担负国家的租税赋役,只同主人保有着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受着主人的剥削和奴役。89

这一规定保证官僚士族得以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特别是那些占田和荫客尚未达到规定数额的人可以借此补足,既是政府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官僚士族荫占人口的权力,也是对官僚士族任意侵占人口和土地的限制,它反映了西晋政府同士族地主之间的激烈争夺。但是士族官僚们并不把司马炎的限令放在眼里,在合法占有之外,还往往通过兼并和私自侵夺攫取更多的土地和劳动力。如重臣王戎广收园田,水碓周遍天下140

;强弩将军庞宗有田二百余顷141

;历任方镇的石崇有水碓三十余区,仓头八百余人,田宅无数,仅某一处的田庄就占地十顷142

;宗室司马睦霸占官府稻田,在封国招诱逃亡人口,私占人口高达七百余户143

。89

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司马炎即位后,继续推行屯田制。如羊祜镇守襄阳时,分其所统领部队的一半进行屯田800多顷,一年后,收获的粮食够军队十年吃用,大享其利。为增加屯田劳动力,司马炎还免去邺城奚官奴婢的身份,使他们变为屯田兵,在新城屯田种稻。162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安置流民,增加租税收入,发展农业生产,为灭吴、平定江南准备充足的物质条件,“朝廷励精于稼穑”。为此,司马炎于即位初连续下诏,劝课农桑。为奖励劝农不倦的郡县长吏、守相、他还赐他们每人一匹马。接着又下诏各级地方官,要求他们“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司马炎还亲耕藉田,积极鼓励发展农业。泰始四年(268年),司马炎还设立“常平仓”18

,以稳定粮价,维持人民的正常生活。他也曾下诏责令郡县官吏,要“省徭务本”,打击投机倒把、囤积居奇19

。对那些劝农开荒、勤恤百姓而作出贡献的地方官,司马炎则大加奖励。如汲郡太守王宏“抚百姓如家”,督劝该郡开荒五千余顷,虽遇荒年而该郡无匮乏,于是司马炎对其予以表彰,赐谷千斛,并布告天下,树为榜样。为加强劝农工作,司马炎还专门指派司徒石苞“(申)明劝课”,制定“殿最之制”,每年考核一次,以劝农成绩的好坏作为奖罚、升降官职的标准。此外,西晋政府还增加了管理农业的官员。尽管司马炎的劝农政策未能全面彻底贯彻执行,但还是起到了招抚流亡、劝农乐业的积极作用。

司马炎在位期间,开凿和修复的新旧渠道水利工程遍及各地,如:杜预镇守荆州,修复西汉邵信臣所建的钳卢陂、六门堰,引滍、淯等河水灌溉原田一万余顷;淮南国相刘颂修复芍陂,“百姓歌其平惠”。司马炎还组织人力扩充整修潞河车箱渠,灌溉土地一万余顷,惠及四五个县。为防患水涝,他还责令修治兖、豫二州的旧陂旧堨及私家小陂。水利工  程的修建,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而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些灌溉工具被广泛应用,如杜预发明的“人排新器”。同时,以水力发动的农产品加工机械水碓、连机碓也遍及各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西晋农业的恢复与发展。162

此外,为了增殖人口,增加社会劳动力,司马炎于泰始九年(273年)规定,  民女年满十七岁,若其父母仍未让出嫁,则由当地官员为之择偶。为了分化吴人势力、开发北方荒地,灭吴后,司马炎鼓励吴人北上,并规定凡北上的原吴国百姓和百工均可享受免除二十年徭役的待遇。同时,对遭受灾害的地区和遭鲜卑侵扰的北边地区还实行减免赋税等政策。以上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西晋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62

太康元年(280年),全国共有人口1616.3863万人,有2459840户,每户人数6.57人。20

而据《隋书·地理志》,太康统一后编户有260余万户21

,一说此为太康二年(281年)的统计结果。2

而到太康三年(282年),全国人口达377万,较之太康元年增加了130多万户22

,出现了“太康繁荣”的景象。统计人口的高速增长,与司马炎统治时期相对和平的局面和司马炎恢复经济的积极举措有关,也跟废除屯田使得之前的非编户人口成为编户的政策调整有关。2

民族

解决周边民族的政策与措施

西北边务

自汉末以来,西北匈奴、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势力张大。有鉴于此,司马炎在位期间,首先着力加强西北军政建设:置护西戎校尉于长安,例兼雍州刺史,管理关中氐、羌、杂胡事务;置护匈奴中郎将,驻晋阳,管理匈奴、杂胡及北部鲜卑等族事务;置护羌校尉,  驻姑臧,管理陇西、河西地区羌族、杂胡、鲜卑等族事务。又设晋昌郡,归凉州刺史管辖。此外,置西戎校尉、护羌中郎将、护戎中郎将等,对西北各少数民族进行有效管理。对于镇守关中、陇右这一中原政权防御西北少数民族的核心区域的将帅人选,司马炎很是重视,先后用宗室司马泰、司马骏驻守关中,以抵御陇西鲜卑与羌人的骚扰。泰始五年(269年),新设秦州,并以重将胡烈任刺史,以威制“羌戎”。当胡烈兵败而死后,司马炎一度让权臣贾充出镇长安,想以其镇守边疆。此事虽未得实行,但也体现了他用重臣镇服西北少数民族的想法。在派兵抵御鲜卑、匈奴、氐、羌等族进攻的同时,司马炎还比较重视政治抚纳,如假授氐人首领杨飞龙为平西将军。当时羌人在边立功者,也能受到封侯的奖赏。155

西晋立国以来,沿袭曹魏旧制,在西域设置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仍分驻高昌、海头,负责军事、屯田和监护西域各城郭政权。其组织机构严密,能快速通达晋廷政令。咸宁初年,戊己校尉马循曾先后击破邻近鲜卑部落的反乱。同时,西晋朝廷与西域各国保持了友好的关系。焉耆、龟兹、大宛、鄯善、康居等国相继遣使入朝进贡,晋也对西域诸国多加封号。其中大宛统治者蓝庾在太康六年(285年)被司马炎册封为王。蓝庾死后,其继承人摩之遣使进贡汗血马。20世纪初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鄯善、焉耆、兹龟(龟兹)、疏勒、于阗王写下诏书到”木简,显示了五国与晋的从属关系。晋维持与西域良好关系,并实行有效的管理,拓通了中亚的商路,并促进了西北各族的往来。155

北部及东北边务

晋北部及东北边疆,居住着鲜卑、夫馀、挹娄、高句丽等诸多民族。其中以鲜卑势力最强,北有拓跋鲜卑,东北有慕容鲜卑、宇文鲜卑以及段部鲜卑。为维持北部边疆安宁,司马炎与拓跋鲜卑首领拓跋力微和好,并善待其在洛阳作质子的长子沙漠汗。后沙漠汗请求归国,司马炎以厚礼相赠,征北大将军卫瓘担心沙漠汗回国后成为晋之祸患,疏请留下他。司马炎不愿失信于拓跋部,没有同意。卫瓘遂以离间计诱使拓跋力微杀死沙漠汗,使拓跋部内部分离,一时难以形成对西晋的压力。而慕容鲜卑部在魏晋之际力量逐渐壮大,其首领慕容廆频繁袭扰北疆,屡次被晋军击败,得不偿失,遂于太康十年(289年)遣使降服于晋,被拜为鲜卑都督。155

针对东北边疆形势,司马炎沿曹魏之制,置幽州都督区以戍边,选派卫瓘157

、张华156

、唐彬158

等能臣干吏进行镇抚,维持了边疆的稳定。此外,晋于襄平置护东夷校尉府,管理东夷各族事宜;又设护乌桓校尉,常以幽州刺史兼任。155

西晋在东北地区的有效行政,积极防御,极大地稳定了东北边境,并加强了与东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仅在司马炎统治时期,肃慎等东夷各国就多次来朝贡献。155

南方各民族事务

汉魏以来,西南少数民族活跃,大姓当治。魏灭蜀之战后,蜀汉的南中地区在大姓霍弋的统率下投降。时执魏政的司马炎基本沿袭蜀汉政策,仍以霍弋、霍龚父子为庲降都督,使“夷晋安之”。其后,晋又以蜀汉旧制,在南中置四郡,废庲降都督,属益州刺史管辖。泰始七年(271年),为加紧对南中的控制,司马炎将云南、兴古、建宁、永昌四郡划出,建立宁州,其余三郡划属益州,仍行郡县制。但因南中豪族反对,司马炎又于太康三年(282年)罢宁州,诸郡回归益州。太康五年(284年),为加强对原宁州地区的统治,晋廷置南夷校尉,以李毅为校尉,持节统兵镇南中,逐步将大姓所握有的权力收归朝廷。

荆州“境域之内,含带蛮、蜑”,地域辽阔。晋占荆州之初,即设南蛮校尉,由荆州刺史兼任,管理荆州“蛮”。如晋初的荆州刺史、南蛮校尉杜预一面击破“山夷”,设置军营“分据要害之地”,一面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开凿航道,使“荆蛮”得以安居乐业。随着生产与交通的发展,处于平原的“荆蛮”也就逐渐和当地汉民融为一体。155

晋灭吴后,得岭南的交州、广州十七郡,仍任命原吴交州刺史陶璜为刺史。后来晋廷推行裁减州郡兵的政策,陶璜因交州局势复杂,请求不裁州郡兵,又要求免百姓采珠之税。司马炎均予同意。155

总的来说,司马炎面对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军政结合的措施,使南北各方的民族危机得以缓解,维护边境的安稳。但由于周边民族势力强大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使大量的民族问题仍然存在。155

对待内迁少数民族的政策与措施

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陆续迁徙到内地,史称“五胡内迁”。在魏末晋初,各族归附者竟达“八百七十余万口”。司马炎统治时期,以匈奴为主的少数民族内迁又形成一个高潮。这些内迁的“五胡”大部分分布在北方或东北、西北一带,特别是在关中、并州等地,逐渐形成胡汉杂居的局面。其形势如江统在《徙戎论》中所言:“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西北诸郡,皆为戎居”159



为管理入塞的少数民族,司马炎在沿袭汉魏制度基础上,有所更新:在对待内迁匈奴的问题上,司马炎继承发展了曹魏的“五部分治制”,既保留其原来的部落组织,“立其中贵者为帅”,又“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移入关中的氐族,由于其势较弱,故得以保留部落组织,受部落豪帅的支配,但同时也要受郡县管辖。155

对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贵族,司马炎注重安抚。如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在洛阳为侍子,汉化程度较高,与太原王氏出身的重臣王浑交好160

。大臣李憙曾举荐刘渊统军平定秦凉之乱,司马炎虽没有采纳,但后来亦未听从齐王司马攸之言除掉刘渊。刘豹死后,司马炎任命为刘渊匈奴左部帅(后改北部都尉)。此外,西晋君臣还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如刘宣、刘聪、慕容廆、李特等加以羁縻,以期缓和民族矛盾。大批内迁的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155

晋廷以接受统治的程度将少数民族划分为“远夷”和“近夷”两种。远夷“不课田”,以“户”“人”为单位向政府缴纳“义米”与“算钱”,较汉人负担为轻;“近夷”虽同于汉人编户齐民,但负担也较汉人为轻。另外,汉族地主强迫少数民族为他们充当田客,甚至掠为奴婢,政府则常征调少数民族的骑兵,为他们作战。泰始、太康年间,大臣傅玄、郭钦等人都提出“徙戎”建议,即把内迁的少数民族徙回原地。由于这一建议既很难办到,又要使统治者丧失大量的劳动力和兵力来源,所以司马炎没有采纳。而针对少数民族的压迫行为,司马炎在上台伊始,即下诏禁止豪强募客,限制佃客数。但晋人对少数民族仍然存在着歧视与偏见,官吏对他们的欺压、剥削不止,民族矛盾仍是日益尖锐。司马炎死后不久,阶级、民族矛盾爆发,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的长期纷扰割据之中。

89

军事

社会

司马炎对风俗习惯、文化道德方面的建设很是重视  。即位之初,他便派侍中侯史光与皇甫陶、荀廙“持节循省风俗”。大臣荀顗等又奉诏制定《晋礼》及音乐,裴秀则负责“创制朝仪,广陈刑政”,以此构建不同于曹魏的礼乐制度和规定。司马炎还经常下诏,重申“以德诏爵,以庸制禄”的原则,并让郡国长官经常巡行属县,“观风俗,协礼律,考度量”,举荐“好学笃道,孝弟忠信,清白异行”之人,以倡导新的社会风尚和官德,恢复名教下伦理道德秩序,完成对人们思想意识、舆论风俗的控制。163

文化

主词条:太康文学

在文学上,司马炎统治时期出现“太康文学”,其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其中,左思门第不高,早年坎坷,但其《齐都赋》受到人们好评。因其妹左芬被司马炎召进宫。左思移居洛阳,后决心写出《三都赋》(三都即邺、成都、建业),但感到自己资料缺乏,便请求朝廷提出担任秘书郎,获得准许。《三都赋》问世后起初不受重视,经皇甫谧、卫权、张华等人的推荐,引发轰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典故。23

左芬也擅长文学创作24

,得到司马炎的礼遇25

,常奉诏撰写文章26



此外,司马炎在位期间,《汲冢书》出土(具体时间有咸宁五年31

、太康元年32

、太康二年33

等说法),其中包括著名的《竹书纪年》。司马炎将之收藏在秘府,并命人加以整理、隶定,受命及主动参与整理的包括时任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著作郎束皙等



科技

西晋初年,在科学技术领域也有杰出人物。地理学家裴秀创作《禹贡地域图》,并在该图集的序中提出了“制图六体”原则27

。“制图六体”主要讲求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制图的精确度,基本上符合近代绘图规范,并迄今仍是测绘平面地图所必须遵循的科学原则。这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53

。医学家皇甫谧,多次受司马炎征召,但始终以患病为由推脱,司马炎多次尊重了他的意愿

28

;一次,皇甫谧向司马炎借书,司马炎索性赠送一车书给他30

。皇甫谧著有《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154




  (https://www.tyvxw.cc/ty16234736/4801525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