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从生产队赶大车开始 > 第1702章 别的地方哪有啊?

第1702章 别的地方哪有啊?


第1702章  别的地方哪有啊?
“他找我干啥?”

“说你会议开了一半就跑了,怕你出啥事,让你抓紧给他回个信。”

方书记眼珠一转,这个老蔡想必察觉到了点什么,不过这件事不能让他在里面烂掺和,他那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你就说我……我家孩子感冒了,正在医院打针呢!”

“好的领导!”

司机匆匆跑了出去,谢先生冲方书记一笑,“家里有事你就去忙,不用专门留下来招待我。”

“你这说的是哪里话,你现在是我们鹤城的贵客……”方书记拿起酒瓶倒满,“尝尝我们本地酿造的烧酒!”

“抱歉抱歉,我是南方人,喝惯了黄酒,白酒……实在不胜酒力。”

“我把这茬给忘了,尝尝我们这的大鹅!”方书记嘿嘿一笑,谢先生倒是抬起头,“方领导,我想问一下,你们这现在有什么特色产业吗?我指的是农业方面。”

“特色产业,那太多了!”方书记心里暗笑你这可是问到点子上了,“像什么养猪、养鹅、肉类深加工……咱就说这个大米,也是我们的特色!”

“嗯,确实,你们的大米味道非常好!”谢先生尝了一口饭碗里晶莹剔透,粒粒分明,如同白玉一般的米饭,细细品尝一下,竖起大拇指,“口感远胜泰国香米。”

“要说起大米的历史,那可是要唠上三天三夜的,起初我们这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你应该不太了解我们这的历史……”

“我只听说过闯关东。”谢先生一笑,“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清末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写照,我们家就是乘着下南洋的风潮去了东南亚,几代人苦心经营,才攒下一点家业。”

“是啊是啊,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朝代末年,大量山东老百姓推着小推车来到东北,当时我们这还是一片大草原,归属于哲里木盟杜尔伯特旗,当地蒙古王爷招垦放荒,安置流民,也才有了现今的东北人。”

谢先生放下筷子,双手按在膝盖上,饶有兴趣的听着,毕竟他也属于“移民”的后代。

“我们家祖上也是山东的,山东青州方氏,大约是清朝光绪年间,我祖上推着独轮车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东北,定居在泰来县,垦荒种地……”

见谢先生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听得都有些入了迷,方书记干脆投其所好,东拉西扯,将自家闯关东的历史娓娓道来。

“原来你家也是这般不容易!”

一段家族史,激起了谢先生心中的共鸣,他提起袖子擦擦眼泪,“我家祖上乃是广东汕头,当年我父亲独自一人下南洋,一路行来,也是创业艰难!”

这两位“移民”的后代对视一眼,都长长叹了口气,感慨祖上生活之不易,为了一口饱饭背井离乡,异地谋食。

一番言谈过后,两个人都觉亲近了许多,彼此间也不像刚才那般拘束,方书记这才把话题扯到鹤城的农业优势上。

“我们这个大米,那更是说来话长,想当年小鬼子入侵东北,在我们鹤城设立了多个武装开拓团,强占当地农民的土地修建稻田,留下了水稻的稻种和耕作技术,后来解放后我们把开拓团强占的土地都收回来,在此基础上研发高产水稻品种,这才有了现在别具一格的东北水稻……”

“怪不得味道如此香甜!原来这水稻和咱们一样,也都是外来‘移民’!”

谢先生又品尝了一口,开了句玩笑,逗得两人都笑起来。

“你们这的稻米,倒是个可以开发的好项目,这倒是令我非常惊喜!”品尝完鹤城的大米饭后,谢先生由衷感叹,“现在种植面积能有多少?”

“很多,基本上整个纳河县北部遍布水稻田,还有富裕、龙江、甘南……都有大面积种植,若说年产量,去年我们全市的水稻总产量在三十亿斤左右,平均亩产在六百五……”

“三十亿斤……倒是可以好好开发一下!”谢先生盯着饭碗,若有所思。

方书记察言观色,心里一喜,粮食深加工,尤其是水稻向南方销售这事,他早有打算,可凭他一己之力很难完成,毕竟粮食是国家管控的资源,需要和国家粮食储备局进行协调。

再者销路也是个问题。

“除了粮食还有什么?”

“猪,我们市今年仔猪的存栏量达到了一百万头,光纳河就有四十万头,还有大鹅,目前存栏量已经超过两百万只,预计今年年底能够提供六千万斤鹅肉供应,还有五百吨鹅绒……”

“鹅绒?”

谢先生一愣,鹅绒?

“用来制作防寒羽绒服的,目前在我们北方地区非常流行,我们市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鹅绒主产地!”

方书记说到这,身子稍稍后仰,脖子抬得高高的,显出十分的自豪!
这么说没错吧!

我们连成熟的鹅绒交易市场都建立起来了!

还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鹅绒分类标准和检验检疫措施!
别的地方哪有啊?
有吗?

“这倒是个好项目!”谢先生眼睛一亮,虽说他常年生活在热带地区,对鹅绒这种东西不甚了解,但想一想这东西的功能,以及潜在客户群体,就马上意识到了它的市场前景有多么广阔!
“这个项目也非常不错!”谢先生面露笑容,七姐说得一点也没错,小小鹤城,是个能给他带来足够惊喜的地方!

“两个了!”方书记兴奋得搓搓手,这要是咣当直接给我们干下俩大厂子,到时候能容纳多少就业?

创造多少产值?
不敢想!
“对了我问你一个事,孙建平,现在在哪?”

“你是说我们纳河县县长孙建平同志啊,他现在还住在农村,小伙子下了决心,只要农村还有一套土坯房,他就绝对不盖新房,住高楼!”

“是个好小伙子。”谢先生一笑,“我和他七姑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经常听她提起此人,所以我也是非常好奇,这次能来你们这考察,也是得益于七姐的大力推荐。”

“那劳烦你帮忙谢谢钱女士!”

“这个是自然,对了领导,你们有鹤城本地的地图吗?”

秘书上前,小声嘀咕一句,“总裁,您该休息了!已经晚上九点半了!”

“不不不,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今天难得和方领导这么投缘,我倒是想秉烛夜谈,咱们聊个通宵如何?”

“求之不得!”方书记满脸是笑,“咱们就促膝长谈,好好规划一下鹤城未来的发展方向!”

“哈哈,您实在太高看我了,我只是来寻找投资机会的!”

“客气客气了,你能来我们这建厂,是我们全市老百姓的福气!”

两人聊得兴起,将桌子上的杯盘撤下去,方书记拿出一张地图铺在桌子上,“首先我们这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地处大兴安岭东麓,有嫩江、诺敏河、雅鲁河流经,年降水量在五百毫米左右,年均温0.7至4.2摄氏度之间,拥有大片的河流冲积平原……”

孙建平一大早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方书记的电话,让他马上放下手头所有工作,来鹤城一趟!
(本章完)


  (https://www.tyvxw.cc/ty16144858/4801415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