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九百四十六章 电报大建设

第九百四十六章 电报大建设


随着承顺四十一年铺开电报线路的大规模建设,但是电报线等主要零部件的产能却是跟不上,为此大楚帝国的工业界也同步跟上了相关产能的建设。

        首当其冲的乃是电报机的生生产,在这之前大楚帝国里实际是没有电报生产厂家的,之前试验的电报机,都是皇家理工学院电磁学院里的师生们手工敲出来的!

        而大规模建设并应用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和以往一样继续采用实验室手工生产,为此经过工业部的牵头,大楚帝国应天机电公司以及松江电气公司、徐州电气公司都获得了电报机的专利全面授权,得以在现有电报机的基础上进行授权生产,并进行技术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电气公司虽然都是官办企业,而且都是工业部下属企业,但是之前规模都很小,之前都是那些工业部直属大型企业的子公司。

        他们之前也不是生产电报机,而是生产科研、科普用的手摇发电机、电动机、化学电池等设备,因为目前的技术储备依旧很不足,材料等基础领域还不够,他们生产的这些发电机和电动机、电池这些东西都不算太好,而且还死贵死贵的。

        多年来都是半死不活的,属于小众中的小众产业,因此产量极为有限,规模也很小。

        不过在电报线路大规模推广建设的背景下,这三家电气公司也迅速迎来春天,资金和技术人员,建设生产线所需要的设备以及厂房全都蜂拥而来。

        这三家企业虽然之前半死不活的,但是他们都是工业部下属企业啊,他们自己没钱,但是他们的上级总公司有钱啊。

        松江电气公司,上级公司乃是松江精密机械公司,而松江精密机械公司的上头,则是江南机械公司,工业部直属的十多家超大型综合机械制造类企业之一。

        为了完成任务,也是为了抢占电气化的市场,江南机械公司这家总公司,直接向松江电气公司注入重资,并从旗下二十多家子公司里抽调了上百名各领域里的工程师充入其中。

        在上级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松江电气公司用了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根据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资料,成功的生产出来了第一台有线电报样机。

        这个样机,可不是什么大量高级工程师手工打造的玩具或实验产品,而是采用普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在生产线里生产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一台样机,更是一台工业量产的样机,其实际意义可不小。

        样机搞出来后,他们进行了密集测试,样机的性能表现很不错,邀请了邮政总局旗下新设立的电报公司的人来测试,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电报公司的人当场就下了足足一百台的订单,准备用于前期建设里的各电报房。

        松江电气公司先拿下了一城,其他两家公司也不甘落于人后,也在抽调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攻关,想要获得电报公司的订单。

        而这三家电气化公司的相互竞争,将会有效的加速电报机的技术研发,让电报公司能够获得性能更加优良,价格更加便宜的电报机。

        让若干企业进行良性竞争,这一直都是大楚帝国里高层进行新产业布局时候的手段之一。

        当年的高压蒸汽机领域就是这么干的,直接结果就是弄出来了三大蒸汽机厂商,彼此相互竞争,这二十年来三大蒸汽厂商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而这种情况下,大楚帝国帝国得到了什么好处?

        往小了说,铁路网建设里获得了廉价而充足的火车头,海军获得了便宜而性能好的舰载蒸汽机。

        往大了说,那就是有效的推动了整个大楚帝国的工业化进程!

        量少而昂贵的蒸汽机,对于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而言可没什么实际用处!

        对于大楚帝国这样体量的工业化国家而言,几百几千台蒸汽机可以说没啥太大的用处,因为帝国需要的各种蒸汽机是数十上百万的!

        火车领域里用到的蒸汽机火车头数量都是好几万呢……而船舶领域里用到的蒸汽机更多,这年头的大楚帝国不管是远洋大海船,还是近海小船,又或者是内河小船,都会安装蒸汽机。

        这数量可多了去!

        每天,都会有数量庞大的蒸汽机,驱动着火车,轮船行驶在大楚帝国的庞大疆域以及海外!

        而交通领域里所用到的蒸汽机,其实还是小头!

        实际上使用蒸汽机更多的是工业生产领域……无数的工厂里都会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其使用量是极其庞大的。

        哪怕是非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的服务类行业里,都陆续开始使用蒸汽机了。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升降机以及制冷设备……最近这些年来是应用于高楼的升降机,可不是和后来那样使用电力,而是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同样的制冷设备也是如此,其动力来源也是蒸汽机。

        此外集中供热设备也会用到蒸汽机以驱动热水进行循环供热。

        所以在当代的大楚帝国的那些高楼里,你都可以看见蒸汽机的!

        各行各业使用的蒸汽机,那数量可多了去。

        而如此庞大的蒸汽机应用,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是建立在庞大的蒸汽机产量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上的。

        而庞大的产量和低廉的价格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多家蒸汽机厂商的相互竞争之上的。

        没有三大蒸汽机厂商的相互竞争,是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里,就把蒸汽机从最原始的单缸机发展到现在的三胀机的,锅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现在的小水管锅炉形态。

        价格,更是不可能低到现在的程度。

        同样的情况其实还出现在其他诸多行业,大楚帝国的高层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搞新型行业的良性竞争。

        尤其是想要大规模快速推广某一产业的时候。

        现在的电报行业也是如此,不仅仅电报机有三大厂商,电池也有几个厂家,电线更不例外。

        毕竟光靠铜陵特种材料公司一家,是很难供应未来庞大电线消耗量的,而没有竞争者更是难以有效的降低价格,提高性能。

        因此工业部方面也扶持了其他企业进军电线行业。

        不过作为先行者,铜陵特种材料公司依旧有着极大的优势,毕竟他们之前就有不少的技术储备,在导线绝缘领域里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已经开始使用橡胶绝缘了。

        作为目前唯一的电线供应商,他们获得了邮政总局下属电报公司的海量电线订单。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更是为了完成协助邮政总局完成电报线路的建设这项政治任务,铜陵特种材料公司作为工业部所属的企业,自然也是迅速跟进。

        不仅仅在原有的厂房里临时加设机器设备,加班加点开始大规模生产,还紧急租用了新厂房,购置了大量设备,用于建设一个大型的专业电线生产工厂。

        不仅仅是铜陵特种材料公司,工业部所属的其他几个大型相关企业,也开始进军电线业务,动作都不小。

        毕竟大楚帝国地大物博,对电报线路的建设规模会极其庞大,仅仅是前期规划可就达到了上万公里呢。

        而整体长远规划,更是达到了数十万里程的庞大规模。

        这必然会产能极其庞大的电报相关设备的市场需求,如电报机,电池,电线等。

        如此一来,不管是为了政治任务,还是为了市场需求,国内的诸多企业,尤其是本身就大规模生产铜料的一些矿务企业,更是学着铜陵矿务公司一样,开始大手笔布局铜导线的研发和生产。

        电线,电报,电池这三大领域里,工业部直属企业里一共有二十多家企业先后进入,并投资相关产业。

        这将会是推动大楚帝国朝着电气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有了电报这个重要的电气化应用场景后,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推动电气化发展,而不是和之前那样,只能玩玩科研,搞的前期在电气化领域投资的企业都做不下去。

        早期可是有不少老板看到了电气化的未来庞大前景,然后投资这一领域,可惜的是,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死在了黎明之前……

        直流电发电机行业就是典型例子……都搞出来足足十三年了,先后有不少厂家获得专利授权进入这一市场,但是基本都做不下去,只剩下少数几家工业部直属企业的下属企业依靠科研领域的小众市场需求苦苦维持。

        再过两年,这直流发电机的基础专利都要过期了……

        好在他们苦熬了这么久后,虽然在发电机领域里没能做出来,却是赶上了电报机的春风……作为国内仅剩下几个在电磁领域里有相关经验,人才的企业,最终被挑选为电报机的授权厂商,开始在另外一条赛道上获得新生,并且获得了极为庞大的发展前景。

        承顺四十一年三月,金陵城到松江段的有线电报线路正式施工,其施工速度进展极快。

        毕竟只是沿着铁路线,立根电线杆子,然后把电线拉上去就行了,没啥技术难度,工作量也不大,而且还是同时在好几个点开始同时铺设。

        此外这条线路作为第一条长途官民两用电报线路,也具有浓郁的政治意义……可以说是上头的参务大佬,乃至陛下都亲自盯着,这下头的具体经办人自然也是无比重视,恨不得吃住都在工地上。

        再加上区区几百公里的线路建设,对电报线,电线杆的需求总量也不大,帝国如今的电线产能虽然少一些,但是也足以满足需求。

        因此这条电报线路的施工进展速度极快,只用了区区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线路铺设。

        这个时期里,沿途各电报房的初步建设完成,并安装了松江电气公司生产的电报机。

        初步建设完成后,几次的测试也非常顺利。

        如此情况下,承顺四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大楚帝国的第一条长途电报正式进行官民两用的运营,沿途各电报房正式对官民开放营业。

        而第一封长途电报,也不是什么商业电报,而是一封政治意义极为浓郁的军事电报,皇宫电报房向吴淞海军基地里拍发了一封罗志学的慰问电报。

        礼教部朝报司随后在朝报上对此事进行了专门的报道。

        随着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的建设完成以及运营,邮政总局下属电报公司也专门制定了各种电报通讯的制度规矩,乃至制定民用电报的价格等。

        金陵城和松江之间的长途电报顺利运营后,又把之前的金陵城到当涂的电报线路也接入进来,形成了一条当涂-金陵-镇江-常州-苏州-松江的长途电报线路,并除了满足官方需求外,也对公众开放。

        而这电报开始运营之后,电报公司那边就是忧喜兼有……

        因为这电报刚开始运营,业务量就瞬间爆满,沿途各地官方乃至军方都开始使用电报传递公文信息……使用电报的个人量虽然很少,但是各商业机构却也是迅速反应过来,并开始使用电报传递商业信息。

        而仅仅是官方电报以及商业电报的数量就极为庞大,使得现有的电报线路收发拥挤不堪……

        这电报通信可是需要线路的,一根电线只能进行单向的信息通讯,信息容量有限……哪怕是一开始的时候考虑到了同时多信道的通讯渠道,金陵到松江的电报线路建设的是多信道电线……嗯,简单来说就是一根电线杆子上,同时架设多条电线。

        但是依旧难以满足庞大的电报需求……以至于金陵城到松江的电报线路刚建成不到半个月,电报公司那边马不停滴的开始了对这条电报线路的升级,加设多条电线,并开始采用铜陵特种公司刚研发推出的多股绝缘电线。

        这种电线,是由多根细铜线组成的,每一根细铜线都有单独的橡胶皮进行绝缘处理,然后多根绝缘细铜线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根大电线。

        当然了,这玩意和后世的粗电缆没法比,只是单纯的把多根细铜线组合在一起。

        因为第一条长途电报线上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也让电报公司那边不得不临时增加了其他正在建设当中的电报线路的信道数量,尤其是骨干线路。

        电报网路这玩意,也是分骨干网和支线网的,骨干网对信道的需求量是极大的,而之前的信道设计,根据松江和金陵电报线路的情况来看严重不足,迫使电报公司进行信道升级。

        虽然说这会增加投资,但是也无所谓……反正这些投资最后都会由电报用户来承担。

        甭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电报,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还不便宜!

        这拍发电报,可是按字数算钱的,贵的很!

        电报公司那边经过金陵-松江这一条电报的建设以及运营后,自诩也掌握了一些经验,于是乎承顺四十一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宣布开始了第一批电报骨干网络的建设。

        电报公司希望在五年内,把电报骨干线路,铺设到本区区域里每一个陆地相连的省会城市,初步建成帝国的骨干电报网络,以完成帝国中枢交给他们的任务。

        同时依托各省邮政局设立的电报分公司,开始根据自身情况,在各省内进行电报线路建设。

        前期光是骨干网络的建设,那都是好几万公里起步,至于各省内的支线电报建设,保守估计也得几万公里。

        毕竟电报线路这玩意,其实建设起来比较简单,成本投入也低,不像是铁路那样耗资重大,施工量也大。

        哪怕是路途遥远,当代难以建设铁路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边陲地区,也可以快捷的铺设电报网络。

        不出意外的话,五年后的大楚帝国,电报将会成为大楚帝国统治广泛疆域的重要工具,其起到的战略作用不下于一百万大军!

        电报这种东西对于小国而言可能就是个新鲜的玩具,没啥太大的用处,毕竟国土太小,有啥事直接喊一嗓子比发电报可快多了。

        但是对于大楚帝国这样光是本土疆域就遍布东亚,东南亚以及中亚,西伯利亚,东起白令海峡,西至乌拉尔山脉的庞大国家而言,哪怕有火车和轮船,这交通往来动不动都是按月来计算,信息传递极为麻烦,延迟性极高。

        如此背景下,电报对于大楚帝国所起到的作用,将会是战略性的!

        (本章完)


  (https://www.tyvxw.cc/ty15957549/72039360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