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危局


  回到后堂,只有林殊,景琰,霓凰三人,儿时的密友,如今已为君臣。

  听到景琰居然想不处理京中的乱局就自行贸然亲征。林殊急忙想点醒他。“你不能去,不是我信不过这个皇上,是他根本就不能相信。攘外必先安内,你一旦出城,京城必定大乱。这个道理你不明白吗?”这时林殊的重点还不是自己要出征,他只是告诉景琰陛下才是关键。

  “这个道理我何尝不懂,可是......”景琰总是固执地转移重点。

  听到景琰总是找不到重点,林殊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心中的决定却越来地越清晰明澈。

  景琰这个儿时的密友,忠肝义胆,情义千秋。行事却易被危局迷惑,一旦迷惑,只看目标是否正确,不问代价,对总体后果会估计不足,难测凶险,常常忽略顾惜保护跟随他的,和值得他珍惜的人。起先救卫铮一案如是,翻案起初的想法也如是。如今刚刚赢了雪冤这场战役,其阵地还必须要有人善后看守。可叹他却连守阵地的意识和重要性都不能深刻理解。而且似乎怎么也听不进去重点。可大敌当前,又怎有时间等待景琰成熟,成熟到能够一日之间周到圆融得可挑起大任。

  试想如果按景琰的鲁莽做法,不先下决心想办法彻底杜绝梁帝在朝中掌权生乱,而自己贸然出征,会有什么后果?

  第一种可能后果:亡国。无法保证军需供应,也就是拿前线5场战役的将士们的生命当儿戏,搞不好亡国就在眼前。别说陛下也不想亡国,正是因为他历年的错政,才有了五国来攻面临亡国的危局,可见他也是一个看不清大局的人。况且从九安山之战可以看出,他对战时人员调配和军需所知甚少,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以应对多国来攻的复杂战局。

  第二种可能后果:景琰太子之位尽失,步祁王后尘。清明朝政再无希望。就算景琰贸然出征打了胜仗又有什么用?当年的赤焰军在梅岭和大渝交战打了败仗吗?当年正是因为打了胜仗,却大伤元气,才导致被朝中后方暗算,7万忠魂同葬梅岭。

  第三种必然后果:陛下重新掌权后,所有参与翻案的人必遭猜忌。而最凶险最被猜忌的人一定是霓凰。她是自己未过门的妻子,金殿呈冤陛下也看出了两人彼此不变的深情,而且霓凰还手握重兵。

  景琰不能明白,他不再是单一战场的一个前线将军,他是一个要同时打五场战役的的统筹决策者,所有战役的军需供应和后方的稳定和安全,甚至战后如何守土,如何整饬边防,都在乎他的调配和部署。必需要有全局观念。迅速找准关键和重点,才是为君者必须承担的责任。举例来说,就像雪冤这场战役虽然得胜,可守住成果,避免二次伤害也是同样重要的事情。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大渝,而是对内他必须理清自己的思路,对陛下快速做好周到的计划和部署。可是景琰看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承担不了。

  因为承担的前提恰恰是足够重视。可是从景琰在几次规劝下仍然屡次想不管不顾出征来看,他虽知道,却理解不了节制陛下是一切的重中之重。甚至比5场战役中的每一个单一战役都要重要。既然看不到极端重要性,也继而很难做好周全的安排和节制。从而对陛下问题的处置能做到万无一失。而此事的后果却早已严重到,绝不容失。所以景琰一定要留在陛下身边,只有这样以景琰的观察能力才能够做到节制陛下,而目前看只有自己代替景琰出征才能够劝得住景琰留在京城。也只有这样自己要保护的人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因为只要陛下还在一天,以翻案这么大的后果,其相关人员永远不可能高枕无忧。现在好不容易击浊扬清,有了一朝纯臣和不同的朝野风气。这些为翻案为清明朝政曾对陛下联合发难的忠义之臣,他们的安危怎能舍弃。景琰的安危怎能舍弃,霓凰又怎能舍弃。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忽略并不代表不存在。最高决策者忽略不该忽略的代价才是真正的危局。

  林殊于是在心中又快速重复确认了一遍所能做的事情:既然目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景琰出京城。而景琰唯一出京城的理由是领兵出征,因此不让他出京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替他出征。只有这样才能打消景琰亲征的念头,才能保住所有该保护的人,夫妻之情,朋友之义,庙堂之责,这些自损余年也要珍惜的东西,是自己的全部,看来已没有选择。只能先想尽办法说服景琰让自己出征。此是下策,却已别无他法。

  不能授之以渔只能授之以鱼。

  事已至此,林殊放下在陛下问题上与景琰的争论,转而讨论起了主帅的人选。三人一起粗粗排着,霓凰回云南解决对峙之势。卫峥通晓水战去东海,夜秦交由地方军处理,北燕由擅长以快打快的聂锋应对。

  “那么大渝呢?”景琰问。

  林殊说:“既然你不能去,我想......”

  “不行,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让你带兵出征的。”景琰打断他。

  “你现在担心的无非是我的身体。静妃娘娘不是告诉你了吗?我身边还有一个好大夫。这段时间他已经帮我调理得差不多了。更何况现在的局面我怎么可能任性逞强,你要相信我。”林殊绞尽脑汁地说服景琰。

  “兄长。”霓凰叫了一句,心中焦急,酸楚,却又明了,却只能强忍住话语,就此无言。

  “好,如果真是这样你把那个大夫叫过来,他如果当面跟我说你可以去,我就同意。”景琰宁可允许林殊出征,也还是在逃避直面解决陛下的事情。现实如此,林殊接受现实,与之妥协。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景琰,心中明了这一去再无归期。霓凰大口地喘着气,双手已攥得骨节发白,忍得几乎颤抖,却还是什么再都没有说。


  (https://www.tyvxw.cc/ty151493/884023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