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818章 谁想投降

第818章 谁想投降


第818章  谁想投降

        江东的谋臣并不少,但大部分都是江东士族,和张昭其实并不怎么对付,于是有人出来道:“张长史一到,凶虎便发兵攻伐,是不是长史向凶虎许诺了什么?”

        众人脸色都有些难看,心道你这是暗指张昭所为是孙权指使的,还是说张昭背叛了孙权?

        等他们定睛一看发话的人乃是虞翻,登时又露出了然之色,按此人性格,确实有可能会说出这种话来。

        虞翻字仲翔,日南太守虞歆之子,最初为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彼时孙策攻打王朗,虞翻值父丧仍追随王朗,不离不弃,后王朗数败,让虞翻回家赡养母亲,虞翻方才归家。

        后来孙策击败王朗并生擒之,对虞翻这种脾气硬的人倒是颇为欣赏,于是亲自登门请其为功曹。

        虞翻在江东士人中有人看不惯他,有人却很欣赏他,毕竟孙权的官员,很多都是当初在王朗手下做过的,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当下有人起身附和。

        这一来张昭那派的江北士人便不高兴了,两边纷纷争吵起来。

        但周瑜却是心中冷笑,众谋士只知第一层,却并不知第二层,虞翻此人在周瑜眼里,其实和张昭是同一个派系的,如今这么说,未必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为张昭开脱的。

        因为周瑜认为,虞翻也是个投降派。

        当初孙策攻打王朗时,虞翻也曾劝王朗投降,这是典型的打不过就不想做任何事的江东本地士族风格,和周瑜这种半外来户还不一样。

        周瑜虽然也是江东士族的代表,而且其和张昭都是庐江出身,严格来说是江淮人士,但因为依附孙策,转向了江东士族。

        江东士族之中也分很多派系,当初孙策重用张昭和周瑜,是来压制分化陆氏虞翻这种江东当地士族的。

        而且虞翻对其举主王朗很是忠心,而王朗是徐州东海郡人,出身中原,举主是太尉杨赐,即太尉杨彪的父亲,所以王朗相比江东更加忠于汉室,被孙策俘虏后也坚持不投降而被流放。

        在周瑜看来,如今江东官员的构成极为复杂,一个人一个心眼,人心根本不齐,而且周瑜为了完成孙策的托付,还要捏着鼻子和张昭这种投降派合作,这让周瑜想想就觉得心累。

        听到袁熙出兵的消息后,周瑜一度觉得张昭是自作主张,私下和凶虎勾结了,但事后他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张昭这么做也太过失智,除非他不想再回江东了!

        最后周瑜还是隐隐猜到了事情真相,张昭应该是被袁熙扣住了,利用消息传递的时间差,把江东绑到了自己的战车上,为袁熙攻打曹操阵营造势!

        想到这里,周瑜暗骂袁熙奸狡,毫无士人谈判的风度!

        不过周瑜即使明白这些内情,也不打算发话。

        因为这些日子他和孙权相处下来,发现孙权的性格和孙策很不一样,孙策做事虽然凶暴,但都是光明正大杀人,但孙权却不一样,心思很重,很多话都藏在心里,对人猜忌尤甚。

        尤其是周瑜管外事,便是军务为主,他公开出言议论内臣,很可能让孙权不喜,于是周瑜在这种事情上开口十分谨慎。

        但周瑜不说,自然有人打圆场,鲁肃站出来道:“仲翔,子布为江东出使,说不定已经身陷囹圄,并非他所想所为啊。”

        鲁肃向来厚道,虽然和周瑜同乡,但为人低调,在江东士人中口碑很好,所以他一劝解,虞翻也便不说话了。

        鲁肃转向孙权,谏言道:“主公明鉴,张长史刚到寿春,前后不过一两日,凶虎便即出兵,双方谈和,哪有那么快的?”

        “据下官猜测,凶虎应该是利用了主公和谈的好意,根本不管谈判结果,便直接发兵北上了。”

        “这样一来,全天下都觉得江东和其联手了,这样不仅为其出兵壮了声势,更让江东和曹营没有了斡旋的余地,对凶虎来说有利无害,所以这种局面,应是其故意为之。”

        张昭一派的官员们听了,也是面有苦色,因为谁也预料不到凶虎如此下作,竟然敢扣押张昭!

        关键张昭还是他们的领军人物,江东派系之中,最能和曹营说上话的,如今其被扣住,江北士人群龙无首,如何和曹操那边解释?

        孙权也是面有怒色,一拳砸在面前的桌案上,愤愤道:“这凶虎如此奸猾,我江东数次在其手里吃了亏,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他吗?”

        <div  class="contentadv">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心道难不成如今形式都这样了,孙权难道还不死心?

        江东刚刚遭逢大败,多位大将受伤,众人怎么看也是觉得,该是和凶虎和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的时候了,但听孙权语气,还是心有不甘,似乎还很有些怨气?

        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公所为,作为主公,当能屈能伸,保全基业为要,而这孙家二子,有些被仇恨蒙蔽了眼睛啊。

        但要说仇恨,怎么也该是孙策之死嫌疑最大的曹营,更能被称为仇敌吧?

        有些人的心思转了起来,难道是孙权和孙策关系并不好?

        吴夫人坐在侧后,她微微低首,用团扇遮着自己大半张脸,虽然她知道下面官员没有胆子,也不会不顾礼节看自己,但她还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脸上不自觉露出的笑意。

        因为想到袁熙所作所为,她就不自觉嘴角上扬,心道这人和以前一样没变,还真是蔫坏蔫坏的啊。

        吴夫人其实有些后悔回来,虽然见到了孙策最后一面,但之后所发生的,都是自己预料不到的事情。

        孙权比自己想象的要厉害的多,成长也快的多,短短时间内,就能整合了江东的大小势力,发动如此大战,可见孙权本就是胸怀大志之人,自己身为母亲,却是看走眼了。

        但坏就坏在他选错了对手,袁熙虽然比孙权大不了几岁,是和孙策同岁的年轻一代,但行事老到,心动缜密,连上一辈的诸侯都在其手中讨不了好去,孙权为什么一定要急着捋其虎须呢?

        其实在吴夫人看来,江东远没有到了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对外攻伐的时候,不论是豫州还是山越,亦或沿海或是交州,都有太多可以进取的地方,但孙权却一根筋认准了庐江和荆州去谋取,这要得罪很多人,平添很多敌人,对于急需发展的江东是极为不利的。

        彼时江东富庶之地,只有长江以南数百里的沿河地带,除此之外,都是大片的山野林地,农业技术也并不发达,这些年来开始渐有起色,也是因为很多江北工匠逃难来江东,传授了更加先进的农耕技术所致。

        而据吴夫人在幽州所见所闻,江东的农耕水利技术,是不如袁熙的幽州的,如果继续大局攻伐,便是舍本逐末,将江东远离战乱的优势彻底放弃。

        所以在吴夫人看来,江东应该抓住这段难得的机遇韬光养晦,学习幽州发展海运造船,开展贸易,让江东富庶起来,将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但吴夫人抱着这种想法回到江东,想要施展一番的时候,却发现孙权和自己想法完全不同,而且其权谋手段超乎自己预料,正有意无意架空自己。

        对此吴夫人也很是无奈,孙权怎么说也是自己儿子,虎毒不食子,自己就是有手段也不能用在他身上,更何况自己现在还不一定斗得过这个儿子呢。

        所以吴夫人已经心灰意懒,想着摆烂算了,孙权这次大败算是给了她重新走到前面的机会,但她也要为这件事善后,想到这里,吴夫人就有些心累。

        她斟酌了下,开口道:“如今的局面,对于江东并不算差吧?”

        “那凶虎又不是对江东用兵,我们静观其变,似乎也并无不好。”

        吴夫人此言,其实还是代表了不少人的心思的,打又打不赢,非要鸡蛋硬磕石头,先前巢湖一战损兵折将,已经是让各家族元气大伤。

        要说哪里发动征战,和当地士族最为息息相关,江东可能是全天下中独占鳌头的存在,因为江东征战,从大军到粮草,这些军费,几乎都是江东世家大族出的。

        和袁熙那种以幽州公田为后盾,曹操屯田不同,江东的土地,几乎都在世家大族手里,兵员更是大部分出自豪族的私兵和家奴,所以江东出兵,和江东士族的意见关系极为密切。

        让江东吃瘪的巢湖之战,战船过半都是江东大族的私船,兵士很多都是家族家奴拉出来充数的,所以战力才良莠不齐,空有数目,却无法成为中坚力量。

        而各个江东将领带的几百到上千的私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刨去武器盔甲的因素,单个拉出来并不比幽州兵差多少,但幽州兵是全员精兵,江东精兵人数不占优势,另一方面还要被大量的己方奴兵扯后腿,溃败之势形成后,即使是这些精兵死战也回天乏术。

        而且一战之后,这些精锐私兵也是损伤惨重,急需补充新的兵员训练补上,于是江东主和的声音才形成了主流,孙权被迫派出张昭和谈。

        但周瑜此时却有些魂不守舍,他看到吴夫人提起凶虎两字时,眼睛明显弯出了一道弧线,突然间没来由心中一痛。

        这其中肯定有些内情!

        还有可能是自己不敢想象的内情!


  (https://www.tyvxw.cc/ty15000260/12150385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