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5章
“对,能超过录取线的,那前两场的平均分应该都很高,基础扎实代表着博览群书,对后续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五十分以上的六百二十一人,参考近一万八千人,录取比例近三十比一,和历届录取比例差不多。”
“现在急缺官员,多录取一些也好,否则大明一朝参考人数最多的科举结果录取人数最低,怎么都说不过去吧!而且还耗费了如此大的代价。”
……
群臣纷纷赞同。
这个时候多一个少一个都不算什么,影响也不大。
“既然诸位爱卿没意见,那此次录取就按这个算吧。”
见群臣没有反对,崇祯直接拍板决定,而后继续道:“至于三甲名额,前三名一甲、及格分为二甲、其余为三甲,今年不再举行传胪大典,直接放榜就是了。
一甲和二甲前二十名留在京都各部历事,朝考达标后下放任知县。
二甲前三成去各布政司历事,明年跟随迁移队伍进入中南半岛,三成给户部,进入皇家银行、互市、百货供销社,明年跟随海贸队伍去海外走一趟。
剩余三成去水利水务部,多在外跑跑是好事儿,还有一成给工部,大基建马上就要开始,工部人手也是紧张。
三甲立刻去中南半岛,一半担任那里知县的副手,让县官们带着他们历事。
另一半给国土资源部,让郭允厚给他们分配工作,从最基础的田亩赋税干起,明年重新划定州县后担任主官。
各部挑人的时候不要一刀切,挑各自合适的和有兴趣的。
朕这么安排,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意见?”
群臣再次齐齐摇头,迁移百姓、开海贸、三大运河、大基建、新农村,这都需要人手,皇帝安排的很是合理。
至于说皇帝所说的挑合适的,这是皇帝说给各部尚书听的,让他们不要为了抢排名靠前的人起争执。
至于说进士的意向,重要吗?
谁去哪里这是礼部和吏部说了算,哪里轮到一个新科进士挑来挑去的。
搞定了三甲名额和去向之后,崇祯继续续道:“刘爱卿,《会试录》和金榜今天能编订完吗?”
“回陛下,可以,不过时间会晚一些。”
“行,那你们核对完后,明天辰时放金榜,等金榜放完一个时辰后,大明日报也同步刊印三甲名单,估计这些读书人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注意别出现踩踏!”
“臣等遵旨!”
“至于科举改革昭告之事儿先等等,朕今天和明天再亲自梳理一下,后天早上刊印在大明日报以及送往各州府。”
说完这话后,崇祯便站了起来:“诸位爱卿,科举改革之事儿事关大明未来数百年国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希望咱们君臣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华夏新篇章!”
“臣等愿为陛下分忧!”
群臣齐齐高呼,眼中略带着一丝狂热,目送着皇帝离开皇极殿。
殿外,崇祯脚步很慢,心情略显沉重。
自穿越而来六年的时间,他做了很多事情,澄清了吏治,打服了周边,也有了应对明年开始的大范围天灾的资本。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科举改革,义务教育!
这是必须要推行的事情,谁反对都没有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在后世已经证明了。
后世西方的那些国家才建国两三百年,大力发展科技,问鼎世界之最,稳坐世界老大百年。
无数国家都要看其脸色,哪怕他们耍无赖、不要脸、明着抢,众小国都是不敢怒更不敢言,明知道被当枪使、明知道前面就是无底深渊,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抱着大腿。
这就是科技的魅力所在。
一步快步步快,只有占据了制高点,才能发展自身和封锁其他国家。
他不知道后世之君能力到底行不行,或者说能不能长久的奉行科技为先,那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传位之前将大明的科技发展到极致。
哪怕后世之君不争气,凭借自己留下的底蕴也能称霸几百年。
例如苏联解体后的大俄的发展速度极慢,经济总量连前十都进不去,甚至不少的领域都在走下坡路,但他依旧是第二大军事强国以及常任理事。
因为他继承了苏联七成的军事实力,解体三十余年,世界各国发展如此迅速,还是第二大强国,这就是底蕴所在。
“基本的国策都制定好了,就看执行的怎么样了,朕下半生就是全力推动义务教育、紧抓科技发展、全力带领百姓致富、彻底同化中南半岛这四件事情了!
嗯……不对,还有原本就属于大明的西边的乌斯藏和叶尔羌汗国、以及更北边的外蒙古的喀尔喀等部,
希望中南半岛的事情传到这几处后他们能主动来朝,接受大明的土改归流,否则朕就只有动刀子,杀他一个血流成河了。
眼下还是先看看义务教育公布的事情吧!”
一念至此,崇祯转头对着王承恩低声交待了几句,王承恩面带古怪之色快速离去,而崇祯则是背着手慢悠悠的朝着后花园而去。
(https://www.tyvxw.cc/ty14805989/2839031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