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大戏骨 > 1283 小城戛纳

1283 小城戛纳


  火车车厢正在轻轻摇晃着,金色阳光穿透车窗洒落在桌面之上,五月的气温已经渐渐开始闷热起来,呼啦呼啦的空调声在耳边徐徐响动着,暖浓浓、懒洋洋,不知不觉就开始点头打起了瞌睡,最后干脆把脑袋依靠在窗户边缘,将头顶之上的棒球帽稍稍往下压了压,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哇”。


  一阵息息索索的惊呼声在车厢之中攒动起来,蓝礼从睡梦之中清醒了过来,重新拉起了棒球帽的帽檐,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坐直身体,前后打量了一番,然后就可以看到大半个车厢的所有脑袋都团团聚集在右侧的窗户。


  转过头,穿透那清澈透亮的金色,猝不及防地,那纯粹到没有任何杂质的蓝色就狠狠地撞进了眸子深处。


  漫天漫地的蓝色无边无际地铺陈开来,仿佛可以捕捉到水纹之下的海豚正在滑行的轨迹,但眨眼之后,那薄荷蓝就一点一点加深,变成了孔雀蓝、藏蓝、深蓝,所有的波澜和轨迹全部都消失在了无尽的蓝色之中,就连泛在水面之上的金色光晕都染上了一层浅浅的天蓝色。


  海平面和天际线就这样消失了,整个世界遁入蓝色。


  蓝礼知道,蔚蓝海岸到了。


  那一条蜿蜒崎岖的海岸线,勾勒出那片蓝色的恢弘与壮阔,令人心醉,也令人心碎,更令人心动。只有拥抱过这片蓝色,才能够真正地明白,原来一种颜色可以如此迷醉动人,原来一种颜色可以如此斑斓多彩,原来一种颜色可以如此纯粹简单。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拜访蔚蓝海岸,但每一次还是忍不住发出轻叹。


  大自然的奇迹总是让语言变得苍白,让人类变得渺小。


  就这样依偎在窗棂旁,静静地欣赏着那一片蓝色,所有的复杂和繁琐都全部消失,不由慢慢地沉醉其中,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单纯起来,整个大脑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只剩下那一片蓝色,波澜不惊的蓝色,没有喜悦没有悲伤,没有烦恼没有仇恨,只是无止境的蓝色,心绪就这样平静了下来。


  进入了蔚蓝海岸的地界,这也意味着,戛纳在望。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即将于明天正式揭开大幕,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影迷们,全部都纷纷聚集在了蔚蓝海岸的小城戛纳之中。


  当人们提起欧洲三大电影节时,柏林的政治性最强,威尼斯的历史最悠久,而戛纳的名声最为响亮。毋庸置疑,戛纳电影节现在就是欧洲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观众最多的观影盛世、影响最高的综合电影节以及人气最高的电影展映之地。


  每一年,超过四十万的观众涌入这座小城,只是为了这场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世。


  但事实上,戛纳是一个仅仅只有不到七万人的小镇子,在这里,没有发达的工业,没有热闹的旅游业,也没有曼妙的自然风光。全世界都知道,戛纳拥有三个“S”,太阳(SUN)、大海(SEA)和性/感(SEX),可是真正抵达过戛纳的人们就知道,那些不过是炒作噱头罢了——


  论太阳,摩纳哥的游艇是最为惬意日光浴胜地;论大海,埃兹则是领略地中海蓝色的最佳眺望点;论性/感,尼斯不远处的天/体/沙滩则是欧洲人的最爱。


  换而言之,作为顶级度假胜地的蔚蓝海岸,比起戛纳更加适合享受、更加适合放松、更加适合度假的镇子和沙滩,数不胜数。


  至于戛纳?


  这就是一个沙滩粗糙、阳光火辣、人迹罕至的平凡小镇而已,如果不是戛纳电影节,这里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人前来拜访;但事实就是,因为戛纳电影节,这座小镇却成为了蔚蓝海岸之中足以和尼斯媲美比肩的一颗明珠。


  1946年,第一届戛纳电影节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全世界最为顶级的度假胜地之中,就增添了全新一员:戛纳;当然,更重要的是,全世界最为顶级的电影盛会之中,也再次增添了重要一员。


  高大翠绿的棕榈树勾勒出笔直海岸公路的瑰丽和惬意,五星级酒店、奢侈品牌旗舰店和豪华赌场在道路边上一字排开,展示着名利场的纸醉金迷;而私人酒吧、私人沙滩、私人游艇、私人俱乐部则将沙滩占领地满满当当,成为了挥金如土的顶级派对场所。


  白色的楼房,蓝色的大海,绿色的灌木……看似平庸普通的戛纳,却也变得精巧典雅起来。


  当人们提起戛纳电影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无疑是最重要的标签,经历了创办初期的动荡和摸索之后,又经历了“五月风暴”的中断和兴起之后,他们迅速寻找到了准确的地位,渐渐在国际之上站稳了脚跟。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戛纳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影节,在金棕榈的得奖次数之上,美国以十八次遥遥领先,意大利则以十二次紧随其后,而作为东道主的法国则仅仅只有九次。另外,英国八次,丹麦和日本各四次。


  戛纳是对亚洲电影最为友好的电影节,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伊朗等地区的电影作品都在这里备受欢迎。其中,年的十二年间,华语电影在戛纳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屡屡在这里闪耀光芒。


  戛纳还是最为商业化的电影节,大开门户,对好莱坞商业电影敞开怀抱,将电影的通俗简单与平易近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戛纳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而多伦多也只能算是后起之秀。


  简而言之,戛纳勇敢地迈出了脚步,打破了艺术和商业的界限,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界限,还打破了奖项评选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限,从选片到评委、从媒体到宣传,全方位地走在了时代的前端,跟上了全球化的步伐。


  如此戛纳引发了无数争议,尤其是来自欧洲传统艺术创作者们的猛烈抨击和批判,包括法国本土电影人的排斥和鄙夷,商业属性正在掩盖艺术本质;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戛纳的成功,并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无数优秀作品都渴望登上戛纳舞台。


  每一年报名阶段,戛纳的申请作品从数量到质量都全面领先柏林和威尼斯。


  现在,柏林开始设立基金会,扶持德国电影,而评奖方面则以政治和艺术为主;威尼斯则始终受制于本土的掣肘,希望意大利电影能够受到更多肯定,进而影响了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他们正在渐渐落在戛纳的身后。


  人们在诟病戛纳电影节,比如说,今年的开幕影片选择了美国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戛纳又一次向好莱坞的妥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出席就已经确保了星光阵容的璀璨,但显然,他们没有考虑到电影的质量,乃至于艺术水准。


  但人们也在期待戛纳电影节,因为报名作品的阵容名单可谓是实力雄厚,最终主竞赛名单出炉之后,更是引发了一片热议,二十部参赛作品之中,值得讨论值得关注值得雀跃的作品就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剩下的一半也往往能够挖掘出惊喜。


  没有人能够拒绝戛纳。


  但有趣的是,戛纳却是三大电影节之中,唯一一个不对公众全面开放的电影节。


  什么意思呢?


  当观众们参加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或者多伦多电影节时,他们才是电影节的主体,每一天在各个场馆来回奔波,较劲心思地安排着自己的观影场次,唯恐自己错过了某位大师或者某位演员的最新作品。观看电影,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却也是一种幸福的煎熬。


  但戛纳电影节却只有一个电影宫作为主要放映场所,主要观众是媒体和市场,而普通观众则只能抢占非常非常少的门票。


  电影宫于1949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一共六层楼,二十五个大小不同的放映厅,但这些放映厅都非常非常之小,最小的只能容纳二十人、三十人,最大的卢米埃尔大厅是唯一例外,可以容纳两千人左右,整体的空间格局都十分有限。


  一部分放映厅,专门为电影市场预留。简单来说,就是各大电影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版权购买人员以及宣传发行人员,每一部电影都会安排多次反复放映场次,留给市场人员观看,并且拍板决定,是否购买版权。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媒体场,只允许记者进入。有时候,媒体场是内部放映,甚至提早于首映场,让记者们第一时间能够观看到电影,并且撰写影评,为随后的采访以及宣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记者们的撰稿留下时间。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首映场,也就是红地毯场次。进入放映厅的,主要还是特邀嘉宾、赞助厂商、评审团评委、专业影评人、媒体记者,诸如此类等等。其中,专门放映主竞赛影片的卢米埃尔大厅,这也是唯一允许观众入场的观影厅。


  换而言之,这里只有一个两千人的大厅可以容纳观众,并且一天只排两场,最多三场,无法全面对公众开放售票;但就是这样的戛纳电影节,每一年却能够吸引超过四十万观众蜂拥而至。


  这,就是戛纳。


  记住手机版网址:m.


  1283 小城戛纳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ttps://www.tyvxw.cc/ty14797/484243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