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5章


“五、要全面完善村官、镇官制度,要完成巡抚制度,建立新学官员,那些还在玩老一套的官员,朕是决不允许他们继续待在官位上的。”

说到这里,会议的调性已经定了。

不是商讨会议,而是宣导会议。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都是已经定好了的,朕今日到这里来,不是来跟诸位讨论的,朕是来宣布答案的。

“吏部要进一步完善对官员的考核,各省巡抚要督导官员学习、总结,要鼓励官员大胆办事。”

“还要严查不正之风,贪污之风!”

“朝廷要对贪腐行为绝不姑息!”

“六、要解决农民的吃饭、穿衣、出行问题。”

“各省官员,朕不管他是村官,还是布政使,还是巡抚,都要定期抽时间,到农村里多走走,多看看。”

“内阁要定期收集各省官员农业生态的总结,内阁也要派京官下去考察,内阁考察的总结要与地方官员的总结做对比,官员不要一天到位坐在官府里,泡着茶,喝着酒,吃着肉,谁要是愿意做这样的官员,朕见到一个抓一个!”

“还有立法院的官员,立法院的官员也要定期下到各省农村。”

提到立法院的人下农村,你以为真的一直下农村?

这一步其实是为从农村里选立法代表做改革铺垫。

立法院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立法,还为了监督官府,防止官僚做大。

官僚做大就是对政事不作为,例如立法院可以弹劾首相,地方立法司可以弹劾地方布政使、知府、知县等官员。

弹劾流程在新的权力改制中,也重新做了定义。

一般官员不得随意弹劾,弹劾被定义在特殊的范围内。

例如只有立法院才有弹劾宰相的权力。

一旦启动弹劾程序,就必须走正规流程,例如必须列举出弹劾的理由,条理清晰,证据清晰,否则视为立法院大卿失责。

这种严肃的官方流程,进一步避免了官员吵架的现象。

别一个地方官员不好好办事,要弹劾首相来博清名。

而让各部门官员都定期去农村,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不作为,防止单独的部门搞形式主义。

大殿内一片肃静。

皇帝继续说道:“咱们这个国家,依然还是农业大国,诸位不要看上海做的很好,也不要只盯着武昌交上来的税,更不要看到北京城的扩建。”

“大明朝有两亿农民,他们在田里种地,就是农民,他们进城务工,就是农民工。”

“水泥路、房屋、砖瓦厂、林木、石头开采,诸位看到的新城,都是进城的农民,拿着斧头、铲子,用双手一步步搭建起来的。”

“商人发现商机,组建运输队,对国家有贡献,但是农民、农民工,对国家也一样有贡献,而且他们是新城的建设者!”

“朕在武昌,就亲眼看见有商人拖欠俸禄不发。”

“对这种行为,朕建议立法院直接立法,凡是恶意拖欠俸禄不发者,抄家,没收全部家产!”

黄宗羲出列说道:“臣领旨,已经记录在案。”

“七、各省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医院。”

“八、做好各省铁路局铺设铁路的准备。”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几个重点问题,被言简意赅地提了出来。

基本上是结合目前国情的一种制定。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崇祯并没有提及大力发展工业。

但其实处处都需要工业。

例如农村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农具的单一、昂贵,运输工具的落后,这是不是要依靠工业来解决?

例如学校的扩建,基建的铺设,全部都是需要依靠工业来解决的。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把工业单独拿出来说。

第三次五年计划会议,大约在一个小时之内就结束了。

别看时间短,基本上决定了未来五年的方向。

当然,聪明的人则意识到了,皇帝没有提军队,也没有提海贸。


  (https://www.tyvxw.cc/ty14711683/2674389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