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便无禅可参
长生城。
付文书家的小院内冒着炊烟,院子里长着一颗茂密的老槐树,三五盆淡黄色小花,还有一个简易的小棚,炊烟正是从小棚里冒出,夹杂着点点柴灰。
唯一的小屋内,吴江鲤双手捧起碗筷,轻轻放于陈旧但很干净的小桌上,并托起衣袖,缓缓擦掉嘴角的汤水,随后双手合十,对着小桌那头的付文书笑着说道:“小僧吃完了。”
付文书看着吴江鲤身前的饭碗,粒粒不剩,便起身笑道:“悟明小师傅就在屋里歇息,我去打些水来洗碗。”
说罢,付文书起身收拾碗筷,桌子上的四个小菜与那盆稠粥,两人只是吃了小半。
吴江鲤起身,微微躬身:“付施主,小僧不便久留,今日饭食的恩惠,还且来日再还。”
付文书停下手上动作,他对着这位悟明小师傅双手合十,躬下身子,满脸肃然:“悟明小师傅是付文书的大恩人,还请小师傅今后莫要再提我予恩惠,小师傅不嫌弃招待不周已是付文书莫大的幸事。若是小师傅无要紧事,还请多多留待几日。”
付文书顾虑颇多,那群自称匡正司的黄巾人士背后的人物,来头定是不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虽不堪入眼,可藏人的地儿多了去了!
吴江鲤怎会留得住,且不说他下山来所谓何事,就今日里发生的诸多事情,他想去那个所谓的匡正司里问上一问。
况且,匡正司这三个字,很入吴江心神。
吴江鲤缓缓走到院里的那颗老槐树下,深深作揖,并摘下脖子上悬挂着的菩提子珠,捏在右手手指之间捻动,其左手单手禅置于颧下,闭目喃喃,轻轻诉诵佛号。
付文书手上还拿着碗盘,他却不敢有丝毫的异响,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老槐树下的悟明小师傅。
良久之后,吴江鲤转过身来,盯着依旧保持着那个动作的付文书,会心一笑,轻轻说道:“付施主,小僧此行任重且道远,施主一心向佛,是与我佛有缘,即是有缘,便是千里也可再会,还请施主不要因此扰心。”
这个悟明小和尚小小年纪不说,况且他还没下过烂陀山,身上没沾染上半点世俗气,竟也能道出这般大有道理的道理。
付文书缓缓放下碗盘。
两人相视,付文书再次跪下。
这回,吴江鲤没有前去把扶,因为他知道这一跪,付文书即是送别,也同样的跪别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吴江鲤摸了摸头上光头,傻笑一声,全身佛气盎然全然不在,此时的他倒是真正像极了涉世未深的少年人。
他对着付文书嬉皮笑脸道:“付施主烧的菜很好吃。”
旋即,吴江鲤抱着行囊,轻轻走出大门,回头看向门口时,付文书急忙站起身来,先是跑向屋内,少许时候便快步跑到大门口,对着一脸嬉皮笑脸的吴江鲤,一副送别老友的悲恸神情,语气带着些急促:“小师傅,带上这个。”
说完,付文书将手里的东西递到吴江鲤面前,是二十两碎银子与一张粗糙的地图。
吴江鲤伸手将付文书的手推回,并说道:“小僧不需要银子,师傅说了,化缘也是修行的一种,而且小僧此次下山时随心而动,无终途路远,地图也是用不上的。”
付文书听言,脸上变了颜色,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低叹道:“啊,都用不上嘛,这…地图,很适合跑路的...”
吴江鲤心活,知道眼前的付文书心中所想,当下安慰道:“付施主可否能告知一些关于匡正司的事情。”
匡正司?
“小师傅要去匡正司?”
“是呐。”
“嘘~小师傅莫要出声。”
“怎么了?”
“小师傅有所不知,这匡正司是大秦掣肘江湖势力的至要机构,里面人员鱼龙混杂,不知有多少,且遍布整个大秦天下,势力大的没边了,古人云立于天地绝巅,不敢高声语,是唯恐惊扰了天上人呐。”
“天上人?”
“可不是嘛。”
“付施主,那今日里那些黄巾人士也是匡正司里的天上人嘛?”
“当然不是。”
“那就对了呀。”
“匡正司里能人异士数不胜数,这等杂鱼怎能入的了,我猜他们只是个幌子,想必他们身后有什么大人物能撑起这挂着匡正司的罪名,还能肆意欺压百姓的大罪过,今日他们想带走小师傅,一定也是其身后人的意思,如果仔细思量的话,可能小师傅身上有什么东西让那人起了歹心,而且,既然那人有如此权势,那小师傅岂不是还处于被动之中。”
“付施主说他们不是匡正司的人?”
“可能!”
“哦,无妨,小僧等,等他们带小僧走便是。”
“小师傅怎的如此固执,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师傅您又怎么往事上撞呢。”
“师傅说过,齐于心,公于平,度于十方之地,方能立地成佛。”
“付文书不懂…”
“小僧也不懂…”
付文书抓耳挠腮,一副焦急的模样。
吴江鲤仰望天空,看向烂陀山方向。
“师傅,弟子心中有一禅,觉得近了。”
随后,他对着站立不安的付文书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笑道:“付施主快回吧,小僧从烂陀山而来,自此云游四方,度化百世民生,只求地狱得见真修罗,只欲极乐诵经为佛祖。”
付文书苦笑道:“...且说为何悟明小师傅执着去那匡正司。”
吴江鲤笑道:“难民四百不超生,游魂四百不往度,悟明想去问个说法。”
仅仅如此?
便以身涉险?
付文书肃然,心怀愧疚。
吴江鲤低头看着脖子上挂着的菩提子珠,师傅说过,佛家之人所到之处,理应安乐太平。
理应?吴江鲤这儿的理应,那就是必须必了吧。
而封百千哪儿的理应呢,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向往。
这个小和尚还挺固执,这样的僧人,离成佛还会远嘛?
力所不能及也,并不是非不能及,因为力所不能及的,信念未必不能。
付文书还是不能理解,只是因为村民的不幸,天龙寺高僧以及峨眉山道门真人的不做法,就要去问个明白?
那为什么不先去天龙寺或者峨眉山确认个明白?
付文书不知,此时的吴江鲤一心想找匡正司,一是为村民之事,二是为自己的禅。
因为,他觉得,匡正司里有个人有件事,再等着他。
他心中的禅一旦参破,便再无禅可参。
(https://www.tyvxw.cc/ty14658/644220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