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黄泉隔
是夜,和孝公主披星戴月进宫,面见皇帝。
和孝一手牵着一个幼童,左手边上的幼童见皇帝,恭恭敬敬的跪地磕头,稚声稚气的说道“绵愉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万安!”
和孝右手便是的稚童也同时跪地叩头,道“儿臣给十五舅请安,祝十五舅万寿无疆,永享安泰!”
皇帝见和孝公主,展颜一笑,道“许久不见你进宫了,福恩都这般大了。”
和孝坐在皇帝一旁,和熙一笑:“昨夜安常在受如妃之托,将皇五子绵愉托付给臣妹,臣妹想着过来问问皇兄的意思。”
皇帝唤了俞公公将皇五子与福恩带去偏殿用食,殿内,皇帝与和孝公主相视一笑,和孝公主先开口说道:“皇兄了却和孝与如妃一片心吧,将皇五子放和孝府中养几年,如妃安心,福恩有个玩伴,和孝亦会如皇五儿绵愉视如己出。”
后宫明争暗斗,皇帝知道如妃视绵愉如命,也知道皇后与如妃在后宫互相制衡,只是皇帝要的是子嗣平安康健,不愿子嗣牵涉到后宫争斗中,皇帝轻轻一笑,望着和孝公主:“好,朕如你与如妃所愿。”
这两个妇道人家的高瞻远瞩,皇帝心知肚明,他也愿让皇五子绵愉平安长大,不愿他搅进后宫嫔妃的争斗,更不愿他有任何闪失。
和孝公主瞧着皇帝日益苍老的面庞,不忍道:“十五哥一生栓在这皇宫,蹉跎了岁月,十五哥当这万民之主坐这大清江山,可曾快活?”
和孝公主的双眸迸发着神采,忆往事,乾隆帝膝下的皇子、公主,策马扬鞭,追星逐日,避暑秋猎,公主说道“十五哥,那时候,我们活的多开心。”
隔壁偏殿传来宫女哄着两个幼稚童嬉闹的声音,皇帝想及往年之事,看看和孝公主,他背起手,颤颤巍巍站起身,走到铜镜前,看着铜镜中的老翁,他还能策马扬鞭吗?
还能有那般快乐的时光吗?为天下,为臣民,为后宫,为大清,皇帝忧神劳心。
紫禁城的繁华,紫禁城的金堆玉彻,九五之尊,现在想想,当真没什么意思。
嘉庆二十五年,三月,春意盎然。
和孝公主坐着轿撵进宫探望皇帝,她再也不能跨马飞奔至紫禁城了,她年老体弱,禁不起马上的颠簸了,这紫禁城骑马的荣宠历经两朝。
如今,她却没了骑马的气力,皇宫内院她向来急色匆匆骑马而过,还真没像今日这般细细的瞧过,一步步的跟着轿夫的步子晃晃哟哟经过一座座巍峨的大殿,这大殿竟如此威严庄重,她幼时总觉的这些屋子一个个大的很,玩起捉迷藏来,几个哥哥遍寻不着,她总是乐的开怀。
扬鞭飞奔,这是她的家啊,多少的欢乐时光都在这儿度过。
乾清宫,和孝公主下了轿撵,由着小喜公公搀扶进殿。
皇帝瞧着她来了,眉梢眼角尽是笑意:“皇妹。”
和孝公主与同样是年迈的皇帝用膳,兄妹二人的动作比往年都稍迟钝了些,岁月的洗礼,二人感叹不服老不行啊。
乾清宫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俞公公神色悲悯,恭谨进殿,禀道:“启禀皇上,公主,庆郡王.....”俞公公佝偻着背,愈发年老了,那白拂尘趁的他似是一个精瘦的神仙般,他抬头看了看正在用膳的皇帝与公主,继续说道:“十七爷府的人传来话儿,十七爷恐怕....过不了今晚了。”
年少时,十七永磷与皇帝一样疼惜和孝公主,公主一个趔趄,神色有些恍然:“十七哥....什么时候的事儿,他身子向来康健!”
她与十七哥的府邸一墙之隔,当年和珅倒台,皇帝将诺大的和珅府邸一分为二,赏赐给十七做庆郡王府,和孝公主的公主府。
她从未听闻十七哥有任何病痛啊,十七哥,你竟要走了?
九五之尊万民之主的皇帝同样晃神,忽而听到这个消息,一时愣怔,那个小子,他向来生龙活虎,在朝堂上都敢行莽夫行为打骂文官,私下更是不乖戾,处处不将他这个一母同胞的皇帝哥哥放在眼中。
在皇帝的印象中,十七弟永磷是那个潇洒风流、折扇翩翩的美男子呵,永磷是先帝最幼子,和孝是先帝的最幼女,当年这二人可谓宫中帝后太妃们的宝贝儿,这.....时光蹉跎,这一晃.....永磷.....也年逾半百了,可竟要走在他前面吗?
皇帝吩咐俞公公摆嫁庆郡王府,皇帝与和孝公主二人上了轿撵,一行人急匆匆的朝着庆郡王府邸而去。
皇帝身子本愈来愈差,一时气血上涌,竟生生咳了满手的血,一时间,往事飘然而至。
皇帝以九五之尊三番五次罚俸过十七永磷,又罢了他无数曾经先帝给过的恩宠,一,紫禁城骑马,罢了,两万御赐亲军,收回了,初入宫的御赐腰牌-连先帝御赐的玄铁剑,也一并收回了。
永磷是恨自己的吧?要是不很,为何自己才刚到他的府邸,他就闭眼了,多一眼都不愿瞧瞧自己吗?
皇帝瞧着床榻上的永磷,十七弟啊,永磷,你起来与朕好生说道说道,你竟为何厌弃朕,从不与朕亲近,你还记恨着往年的事吗?朕这些年来,也好生的想你。
往年你进宫探颖贵太妃,与她贺寿,朕是不乐意,朕知道她抚养你有恩,你忠孝那是应该,可朕就是瞧不得你们母慈子孝的模样,凭什么朕要孤家寡人。
我们的生母额娘要活着,是不是你我兄弟二人也会在她老人家跟前母慈子孝?是不是?
床榻上的人早就没了气息,就那样直挺挺的躺在那,在也不会起来与皇帝对质,也不会起来与他搅缠,永磷去的安详,去了黄泉路。
一母同胞的兄弟,竟互相折磨了一辈子,互相厌弃了一辈子。
终究,黄泉相隔,烟消云散,愿来世再不做兄弟,愿来世各自为安,永不想遇。
皇帝吩咐内务府操办庆郡王府一应丧葬事宜,另加封永磷为庆亲王,上谥曰庆僖亲王。
庆王妃与一众家眷奴仆跪地,三呼万岁。
皇帝坐在龙撵上回宫,一路上,人山人海,祥云漫天,四九城的繁华啊,大清的天下啊,朕好生孤独。
(https://www.tyvxw.cc/ty144380/773112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