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的伤寒论笔记3
.FKcs{display:none;}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诺书网~~
中医自学手册之
前几天有个自学中医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问读完黄帝内经,还应该看什么书。
我回答说,那就看伤寒论吧,能坚持把黄帝内经都读完的人,看懂伤寒论不是问题。
结果昨天这位朋友打电话跟我说,看了伤寒论之后,晕的不行,感觉内经理论就好像一本太极拳谱,可以循序渐进的练习。
而伤寒论就好像一套绝世武功一样,看着看着就晕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朋友还没看完内经,只是看完了内经的三四章,就想看伤寒论了。
其实这也正常,因为现代人看内经,如果只是读了一遍,也很难了解其中精髓的。
可能有的朋友觉得我夸张了,懂不懂就精髓啊,玄妙啊之类,其实我所说的精髓,不是指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指内经中的内容的活用。
记得一位某位中医名家小时候读内经,读的相当痛苦,因为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希望能将内经中的精华极快的吸收,所以昼夜苦读,可是一段时间后,依旧还是只能看到浅浅的一层表面道理。
后来他的一个伯父对他说,你最初学医,对大多数的名词,症状都没有深刻的体会,文化程度也不高,内经中字字珠玑,几乎每段话都有更深层的道理。等你有了更深层的文化知识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含义,起初学医,应该读一点金元四大家之后的后世书籍,虽然其中有些医家因为擅长的方面不同而导致了他们的文章比较偏执。
但只需要你能做到兼听则明,那么就可以了。(所谓兼听则明,指的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后来这位名医就去读了不少近代医家所写的医书,在外围绕了一圈后,又读回了内经,果然耳目一新,对很多句子都有了新的理解。
我这个话说得好像和伤寒论关系不大,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很大原因的。这个和咱们现代人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因为咱们对古文字研究的欠缺,对古代一些词汇定义的模糊,所以咱们读起黄帝内经之类的古书来,就很容易用现代汉语词汇定义去理解。
结果自然就会读的似懂非懂了……所以我一直强调带着辞源读内经,就是这个道理。
而伤寒论的读法,则更为困难,因为伤寒论对于脏腑、经络的关系叙述的很少。以至于让初学中医的朋友阅读它时,会觉得脑袋里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结果就会越读越晕。所以阅读伤寒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中医基础的理论了解一遍,再读,或者您也可以跟我一起试着解读伤寒论。这个过程中,我也会不断地将中医基础理论交代给您。
之前我让大家去画图,有的朋友就说,很多人都比较懒,怎么肯去画图呢?为什么我不画一幅出来?其实道理很简单,我画的图,是我画的,您画的图,是您画的。您画一个图对您认识学习中医比较印象深刻一点,理解起来也容易一点,这和我画图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画图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您在画图的过程中,可以对之前学到的东西做个总结。而且您想想,学点东西如果一点动手的部分都没有,您忘得怎么能不快呢?
之前咱们讲了六经病之间的主要的几种传变过程,那么六经病传变(传变即传出变化)的规律何在呢?
其实之前我们已经有过解释了,首先它的常规变化,因为治疗不及时,消极治疗而导致的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传导,比如太阳病化为阳明病,太阳病是正常情况下的疾病初期,而阳明病则是太阳病正常恶化后的阶段。再比如太阴病传变为少阴病,也是这个规律。这就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如果太阳病突然传变成了少阴病,那么这就不是常规的由浅入深了。因为它跨度太大,比较非常规。
这种跨度大的传变,一般有几种原因。
比如咱们之前说过的,因为表里关系而出现的传变。这种变化比较好找规律。
还有一种变化,专业术语叫做变证,这个情况,往往是因为病人不积极治疗疾病,或治疗失误的产生的。这种产生的变证的症状,与伤寒论中给六经病诊断依据有很大不同,症状变化多端,无法归类到六经病中,那么它就是变证了。
得了这种病是很辛苦的,治疗起来很复杂,治疗时要查看其身体变化,然后看看他在变证前干了什么对病情不利的事情,然后再论治。
昨天有朋友对我说,原来疾病这个有规律啊,发病时还是很好掌握的嘛,现在您看了变证后,应该就不会那么想了。
而且除了变证,还有几个特殊情况,这个我会明天继续讲解。
少年究竟得了什么病呢?伤寒论中有过叙述,突然表现出外感疾病症状而昏睡的,属于少阴病中的一种。之前我们讲过,少阴病所影响的脏腑为心肾,而心肾则是人体水火之脏。肾属水,心属火。这两位是人体动力的主要来源,心主神明,神明被病邪干扰,所以少年犯困,而肾气乃人体之精,它是负责滋养神明的。现在神明被外邪所扰,得不到肾气的滋养。那肾气就也要跟着反常了。
中医学认为,这个神明若是得不到滋养,就会开始脱离人体开始向上乱窜。它乱窜的后果很严重,因为神明是心的主要枢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某个大企业的董事长疯了一样。
心又主脉,您看它脉象弦大。就是神明乱窜的最好证明。
应对这种情况,神医的办法是猛灸关元穴。有道理吗?当然有。
关元穴是人体最重要的奇经八脉之一的任脉以及十二正经中的三条从足部而来的三条属于五脏的正经的汇合点。
任脉的走势是从咱们小腹附近那块,直通头部的,而这三条正经,则是从足部过来的。所以您一灸关元穴,这上下之气,就被您给沟通了。
除此之外关元穴还具有回阳固脱的效果,说通俗点,就是把那个乱窜的神明或阳气拉回正位,让它不能逃走。
如果您认为关元穴就此便没有作用了,就太小看它了,它还有固本培元,滋补阴血的作用,之所以能固本培元,是因为它有力量可以让阴阳两气各回各家,各自归于本位。
而之所以能滋补阴血,是因为它跟小肠有一定关系,可以促进人体机能的迅速恢复。您看,神医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他了解关元穴啊。
而后来喝的那个干姜附子汤,则也有强壮阳气,稳定阳气的作用。它们与关元穴的通力配合之下,这个病自然就好了。
中医自学手册之
可能有的朋友看了我们之前讲的内容,就会感觉六经病是层次分明,不会同时出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有些时候我们身体会出现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疾病同时出现的现象,这种情况,大多时候是因为外来邪气太盛,侵入人体后,伤害的部位较大,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另外还有些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经的症候还在,而另一经的症候却也出现了的情况,比如太阳经的症候还在,却又出现了少阳病的症候,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与邪气较大关系。
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一个身体较为健康的人,突然出现了三阴病的症候。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涉及到三个原因:一个是病人身体平均素质的原因,比如某个年轻人,身体素质一般,突然有一天跟朋友跑去洗冷水澡,而后又吃了大量的冷饮。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腹泻,这就是一个突然出现了太阴病的例子。这个的病因,主要是突然的饮食环境寒热导致的,这些饮食和环境都是非自然的,所以就导致了反常的疾病。
或者某个老太太,平时身体一直还不错,某天吃了一个梨,然后就突然腹泻了。这也是一个太阴病的例子,但是这个情况的病因,却和上面的两种情况不同。
上面这个例子的主要原因,是老人家的身体素质,老人家年老体衰,身体的素质差了,所以即使身体比较健康,但在面对外来信息时,抵抗力也会差很多,所以突然出现三阴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病人本人的身体素质变差了。
现代社会因为空调的应用,或是饮食种类的增加,或者每天刺激的增加,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随时遇上以上我们说的这些特殊原因。
而让类似的原因无法侵害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人,正是我们阅读伤寒论的原因。
之前我就说过,读好伤寒论后,我们仍然要学习其他的中医内容。为什么呢?因为伤寒论的内容虽然很好,但因为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疾病的更新换代。
单单靠伤寒论的六经辩证体系,已经无法击败所有疾病了。
在于辩证体系方面,我们学习中医的人,还需要学习的体系主要是以下三种:
清人吴鞠通先生的三焦辩证,这里的三焦,可不是指六腑中的那个三焦,也不是指推拿时的那个部位。
这里的三焦,指的是中医学家根据温病的发展,而总结出的一套专门处理温病的诊断方法。
温病,可以泛指为一切急性的外感发热疾病。
温病传变非常快,病人染病后会很快被伤及脏腑和元气,导致死亡的可能性极高。而吴鞠通先生总结的三焦辩证,正是应对这种疾病的。
其实三焦辩证的开创者并非吴鞠通先生,在他之前,已经有不少的医家论述过三焦与疾病的关系,但是吴鞠通先生是三焦辩证的总结者。
其实伤寒论也有相关温病的内容,但是因为遗失等诸多原因,导致了伤寒论中的温病部分论述不全。所以要应对温病,最好的办法是读一些温病大家的著述,吴鞠通先生的温病条辨,就是其中之一。
有的朋友要说了,既然您说吴鞠通先生的温病条辨只是其中之一,那么是不是还有一套辩证手段要学呢?
对,这是必然的,另一套必学的辩证手段就是清朝著名医家,叶天士先生……
叶天士先生创立的辩证手段,叫做卫气营血辩证。气血是我们身体抵抗力和物质基础的源头,我们人体的脏腑通过吸收食物的营养,产生气血。气负责抵抗外邪,为人体继续运转提供动力。血负责滋养脏腑,为人体物质基础添砖加瓦。营卫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人体的气血,在脏腑时可以称之为气血。那么它们在经络时,就可以称之为营卫了。当然,以后我们还会进一步解释这些词。
这套辩证手段,也是针对温病的。它和三焦辩证,各自针对温病的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说,它们完善了中医的一个大的方面。
一个学习中医的人,只有学会了六经辩证、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辩证,才算一个较为合格的中医。所以我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同大家一起学习三焦辩证和卫气营血辩证辩证。
我们将对六经辩证做更深一步的学习,所以大家最后在看之前,将之前的内容复习一下……
中医自学手册之
太阳病在伤寒论的叙述中被排在最前,这是因为相对其他五经疾病,太阳病表现比较简
也较为容易治疗。
太阳病的发病原因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只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少阴病变化而来的,这个我之前讲过,如果是因为阴寒邪气太过强大,那么人体是可以直接出现少阴病的情况的,那么如果这股邪气被遏制,那么人体的阳气恢复,就会抗击邪气,将少阴病传经为太阳病。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身体很健康的棒球运动员被犯罪分子挟持,关在冰窖里,饱受严寒,出现了少阴病的症候,但很快被救出来了。这个时候如果救治得当,那么他就会很快恢复阳气,身体机能会再次启动,将自己的身体状态转化为太阳病。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利用阳气,将邪气赶回体表。这个在中医里被称作脏邪还腑,(少阴心、肾为脏,太阳膀胱为腑)也叫做阴病出阳。
当然,不是所有少阴病都有转化为太阳病的可能,我在之前写过,一般少阴病都是因为心肾真气衰退造成的,这种心肾真气衰退的少阴病,基本是不可能转化为太阳病的。
我这里讲的比较简单,实际这种情况在出现时会比较复杂,当大家学习到少阴病时,有了一定基础,倒时我再讲这个复杂的问题。
不过大多时候太阳病还是因为风寒邪气侵蚀身体表层而导致的。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大家平时说的感冒,和它关联很大,但不可画等号。
我们之前说过太阳病主要涉及到六腑中的膀胱和膀胱与外界交流的经络。那么读过内经的朋友可能要问了,和太阳有关的脏腑不是还有一个太阳小肠吗?为什么太阳病跟它关系不大呢?
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朋友都会去想,这就涉及到张仲景老师的总结手段了,张仲景老师总结资料时,是根据实际的病例总结的。
所以他就发现了邪气最初侵袭人体体表,对太阳小肠这个脏腑涉及不大。所以这里就没有太多关联到太阳小肠的内容。
不过这也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阴寒邪气侵袭体表,没有干扰到同属太阳的小肠呢?
这点咱们明天会继续讲解,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少,主要是希望大家听完后,能去找一下小肠和膀胱的脏腑经络图。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下面的内容。
我之前说过,面对疾病时,先扶正再祛邪的说法,有一些小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在这里用一个太阳病的病例来说明。
话说某神医有个邻居,是个五十多岁的孤寡老人。老人家在某小学门口摆摊,每天早出晚归,前几天突然遇到大雪。一下子被阴寒邪气所伤。
他当时只是觉得有些小感冒,没有重视,回家后就蒙头睡了。结果渐渐觉得头痛的厉害,几乎无法入睡。他是一个人住,病了后又全身无力,只好躺着不动。
某神医和老人是老邻居,这天刚好得了些不错的药酒,神医平素喝酒很少,所以就想送给老人一些。结果发现老人家的大门没锁。
进去一看,发现老人已经病倒在床了。神医赶紧上前为老人诊脉,发现老人脉搏紧绷而有力。老人见神医来了,边说:“我这脑袋疼的快炸开了。手脚抽筋的厉害。已经没法下地了。稍微一动,就痛苦的要死。幸亏您来了,快送我去医院吧。”
神医摸了摸老人的额头,发现烫的厉害,也没有出汗。便道:“去医院的话,您至少得花几百,我家里刚好有治您这个病的药,我去给您拿来吧?”
老人知道神医的医术高明,也就点头同意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孤寡老人,平素必然元气不够充足,现在邪气就在体内,到底是不是要像某网友说的那样先补充老者的正气呢?
且看下回,神医如何抉择……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 - ,您的最佳选择!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诺书网~~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
←→
小技巧:按Ctrl+D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广告位:nieshu富媒体-->
(https://www.tyvxw.cc/ty14150/228271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