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节 太庙!
大煌王朝,立朝二六十余年,至今历八世皇帝,定都洛阳城。79免费阅
洛阳城是在昔日八里苍茫平原上新建而成,此城连结关四道,更有青龙山、锦屏山两大雄关拱卫当中,从布局方位到雄城建成,其间不知花了道家各派弟多少心血!
在洛阳城中,从城东到城西,快马疾驰几乎要整整一日一夜方能到达,不过,这座天下第一雄城既是由道家弟建筑而成,又有上仙司、珍禽异兽司这些大异于凡人官府的修道职门在,八里之不过弹指即到。
杨南寻了一处偏僻地界降下云头,到得洛阳城中,却见无数机关灵兽放足在城中大道来往疾奔,天空中无数灵禽异兽拖车来来往往,世间常见之马车等物,只有凡人姓才会去用。
修道中人的术法,在洛阳城中竟然时时现身人前,城内道纵横,往来便利,一城千万之众,皆可乘灵禽、异兽往来城中任何一处。
更加便利的是,四城之内设有小传送阵一座,东南西北中,均可瞬间到达。
若非有道家通天教主下诏命道门弟低下头来服务皇家,洛阳城怎有如今这般繁华景象?
传送阵、珍禽灵兽,成了最好的代步工具,只要有银,就是普通姓也要翱翔天际,一时间,洛阳城成为天下中心、四海向往的圣地。
九洲富庶,甲于天下,洛阳繁华,甲于九洲。
洛阳城人烟密集,挥汗如雨,业兴旺,井然有序,士农工商,来来往往,商贩,各行其道;这般平气象看得杨南、妙源不禁心中暗暗赞许,若是能以洛阳城为模板,推广天下,那么凡人眼中高深莫测的道术便不再令人恐惧,而是真正造福苍生的福祉!
不过,想令高高在上的仙师们真正低下头来为凡人服务,恐怕也是一件难之事……
一手组建京都洛阳,立下不世功德的杨南道装塑像,屹立在洛阳城中心的高台之上,向世人瞻显着道家煌煌显赫的功劳!
大煌朝,道家政,无为治,天下安。
道家宗旨治世,与儒家、佛家大不相同之处,经过两多年验证,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
杨南拉着妙源,身形如无形光影,半点形迹不露的在洛阳城中穿梭飞掠,笔直的大道、繁华的街区、整洁的人群、富丽堂皇的建筑,无不显示着这座天下雄城、大煌帝都那君临天下的霸气与宏伟。
杨南要去的是内城皇宫,红尘万象在他眼中不过一闪即过,过不多时,两人便如入无人之境般到了大内禁城之内。
内城,皇家书院。
儒衫成云,士如雨,偌大的堂上千万双眼睛紧盯着高台上的皇家书院院长。
“大煌治昌隆,大儒方清不日抵达长安,将于皇家书院开讲道果集,难论二部儒门传世经典,诸君彼时定要到场聆听。”
“方清?东洲七十二智儒之一?这位问高深、擅讲寓言出名的大师也来洛阳了?”
“难?便是东洲问玄道中那位毕生无名、培育出一多位盖世大儒的儒门先师?”
长须儒雅的皇家书院院长立在堂上,微笑着将一个个消息说了出来,堂下冠带儒巾、英姿勃发的无数生登时轰然响应,好似过节一般欢天喜地。
每一个生,都是天下九洲选拔出来的精英,在这里,胸中不藏万卷书,下笔写不得绵绣,就休想做一名生!
任何一个生,皆是天门生、天之骄,将来九洲各处官府必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但是,此刻这个消息却令他们情绪立时沸腾了!
近五十年来,声名最盛、问最深者,莫过于东洲问玄道的道果先生,这位道果先生逝世之后,儒门诸贤一致称他为‘难’!
儒冠达,堪比上古诸,故而才能得此称呼,就是昔日威名最盛的萧儒、方玄等儒门英才也从未得过如此称呼!
令杨难登上‘难’圣坛的,只是两本著作,一本是玄幻离奇、蕴意深远的道果集注,一本是难平生言论汇集而成的难论!
道果集中故事离奇,有的荒诞不经,有的闻所未闻,有的讲道家仙人,有的讲佛,有的讲书生,更多的是讲人,种种故事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又一个玄妙道理,令人捧之不忍掩卷。
而难论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谈法谈天,论朝论政,无所不包,无有不谈,就是本朝历代皇帝行政得失,亦有一针见血之点评。
难论评定天下,评定古往今来,书中一句‘天生万物苍生,盖无罪也,若众生有罪,其罪当在造物之主,与民无干’震惊了全天下人!
胸有正气,敢评天地!
执正而为,无所畏惧。
难,故而成了千年之中儒门冠达一致认定的最杰出的儒门圣贤!
老院长抚须长笑道:“正是,诸君当亲耳聆听玄奇故事,体会儒门妙旨,一明儒家与天和、与人和、与地和之天人和一之道,道果经、难论实集儒门心、形、真宗典籍的大成之作,可谓旷古绝今、无与伦比……”
朗朗清音、轰轰响应,化为一股奔腾不息的声浪,几乎要将皇家书院的屋顶掀翻,这便是皇家书院自由开放、言谈不禁、无拘无束的风。
杨难虽然逝世,但膝下得传真旨者足有一零八人,这一零八个俱是盖世大儒,任意一个到得儒门书院之中,必受以上宾大礼。
皇家书院虽然显贵,却对杨难之弟闻名久矣!
在这里,只有一种人能得到尊敬,那便是问超高、道德高深之辈,就是皇帝亲临,若德行不佳,也会惭然而退……
杨南拉着妙源,如一股无形之风,微微吹过广阔的堂,那数万面上的激动小]说~就来盼望、惊喜神色,落在他眼中,却只留下一缕淡淡微笑。
与他手掌相握的妙源仙嫣然一笑,低低道:“郎君这一生化身无数,世人总将灵圣、青元、勾陈、杨难当作四人,若是他们知道,自己的上仙皇陛下一生从未离过众生,不知会作何感想?”
“苍生即我,我即苍生。”杨南微微一笑,身形毫不停留,直向洛阳中心宏伟皇城飞去,口中轻轻道:“化身千万,亦为众生,洛阳城如今这般繁荣平,实令我心中欢喜。”
化身隐世儒师不过十余载,却让杨南将前世今生对儒门的精义融合为一,传承到每个弟手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离他儒身逝世不过十数年,竟然有了这般威望声名……
“郎君入世,功德,”妙源仙回眸一眼,望着书积成山、人汇在洋的皇家书院,不禁微微感叹杨南的教化之功,一个道门祖师,不仅定鼎了大煌平盛世,更宏传儒义经典,教化世人,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下书院多如牛毛,皇家书院不过只是其中之一,今次入凡化仙,郎君成道固然可喜,但最喜莫过于教化天下之一零八弟,难之称,实是当称……”
妙源仙微微感叹之中,两人身化的那股仙风,已然吹到了宫禁森严、重楼玉殿的皇城之中!
大煌皇宫,构驾大气磅礴,内中既有精致秀丽的后宫殿群,也有宏伟壮丽的政殿之群,东方设有俯瞰全城的祭坛,南方乃是庙,无数巍峨壮丽的宫殿井然有序的纵横罗列,令人叹为观止、心生赞叹。
皇宫禁卫森严无比,就连天空之中亦同样禁制隐隐,但这哪里能难得倒杨南?
杨南与妙源使了一个隐身法,拢去一切形迹,在南方庙内随意游览,这庙中供奉的,正是大煌历代皇帝塑像。
每一座塑像后皆悬挂着宫中画师亲手绘制的帝皇真容,塑像立在神坛之上,脚下罗列着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功过是非的玉版御书。
七个皇帝,身后依然有彼朝杰出功臣之像敬陪身旁,以臣节能位列庙者,无一不是天下功高莫比、德被天下的人物,七个皇帝像,身旁最多不过个,最少不过一个功臣像,可见列身庙之难,实不亚于他们生前治理天下。
庙正中神坛中,立的正是杨南身穿金丝儒袍法相,美玉雕成的杨南儒相,俊逸中隐带昂然正气、潇洒中露出勃勃英姿,纵然同陪殿中的其它皇帝、功臣像亦是人间俊杰,与之相比如萤火比之皓月,瞬间黯然失色。
庙宏大宽广,大殿两旁立着各式浮雕巨柱,描绘着九洲每一年的种种变化,皇帝年年祭告庙,便要使工匠在巨柱上绘下一年变化,以祭告先祖皇帝九洲之状况。
杨南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两多年来,九洲各处发生的每一处变化,每一次天灾**。
...
...
(https://www.tyvxw.cc/ty13687/162403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