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传世的故事说,华歆和其他官员纷纷觐见献帝。歆毫不客气地称颂魏王,说自登基以来,美德遍及四方,仁爱伸及万物,超越了古人的伟绩,比唐朝、夏朝都强大。大家商议后一致认为汉朝已经到头了,希望陛下能够学习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把山川社稷拱手让给魏王,这样上天和民众的心意都能得到满足,您就可以安享天伦之乐了。这对祖宗和众生都是幸事。华歆等人商议决定后,特地来奏请献帝。献帝听后大为震惊,愣了半天才开口,看着百官们眼泪汪汪地说:“我记得高祖拿着长剑,斩蛇平乱,建立基业,传承了四百年。虽然我并非英才,但始终忠厚善良,怎么能够毫不在意地放弃祖宗的伟业呢?尔等百官再次商议公事。”华歆拉着李伏、许芝上前,让他们也表态。李伏说:“自魏王登基以来,天象奇异,瑞兆频现,预示着魏将继汉的大位。”许芝接着说:“我们这些司天的官员,夜观乾象,发现炎汉的气数已尽,陛下的帝星开始隐匿无光;而魏王的乾象则明亮无比,话语难以形容。再加上各种预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边境有鬼,纷纷相连;将来继汉者,无法言明。”东言西午,上下移光两天;这个现象提示了皇上可以考虑早点退位。如同有俗语说的那样:“鬼在边,委相连”,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魏”字;而“言在东,午在西”的情况,则对应了“许”字;而两日并光上下移,则象征着“昌”字:这说明了魏国在许昌接受汉国禅位的情形。陛下,请您务必要多加留意。”皇帝说:“那些祥瑞兆图,都是胡说八道;怎么可以凭虚妄之事,就想让我放弃祖宗的基业呢?”王朗上书说:“历来兴盛必有衰败,难道有什么国家、家族是永远长存不衰的吗?汉朝传承了四百多年,延续到陛下这一代,气数已尽,应该尽早退位,不可迟疑;若迟延下去就会生出变故来。”皇帝痛哭流涕,走进后殿消失了。百官们嘲笑着离开了。
第二天,官员们再次聚集在大殿,让内侍进去请皇帝。皇帝有虑不敢面见。曹后说:“百官们都请陛下开朝会了,陛下为何推托不出?”皇帝泣道:“你的兄长欲谋篡位,让百官逼迫,所以朕不敢出面。”曹后大怒:“我哥哥怎么会做这种叛逆乱事!”话音未落,只见曹洪、曹休持剑进来,请皇帝走出大殿。曹后大骂道:“你们都是乱贼,贪图富贵,一起策划叛乱!我父亲功勋彰显,声震天下,尚且不敢篡夺圣器。”哥哥的位置不稳,竟然有篡夺皇位的想法,这简直是胆大包天!一说完,泪流满面地冲进皇宫。身边的侍从都跟着悲伤地流泪。曹洪和曹休劝说着带着皇帝离开殿堂。皇帝无奈,只好换上新衣走出前殿。华歆建议说:“陛下可以听从我们昨天的建议,避免陷入大祸之中。”皇帝悲痛地说:“你们这些人都长期依赖着汉朝的报酬;汉朝的功臣后代也有很多在其中,怎么忍心去做这种不忠的事情呢?”歆说:“陛下如果不顺从众议,恐怕很快就会陷入危险之中。我们不忠于陛下,只是为了陛下的利益。”皇帝问道:“谁敢对朕不敬呢?”歆厉声说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没有得到君主之福,导致四面楚歌!如果不是魏王在朝,谁也不敢对陛下不敬!陛下还不明白恩德相报,却想让天下人一起叛逆陛下吗?”皇帝大吃一惊,拂袖而起,王朗眼神示意给华歆。歆大步走上前,拉住龙袍,脸色凝重地说道:“答应还是不答应,赶紧说话!”皇帝战战兢兢,不敢回答,曹洪和曹休拔剑大声喊道:“符宝郎在哪里?”祖弼闻声而出:“符宝郎就在这里!”曹洪要求拿玉玺。祖弼斥责道:“玉玺是天子的宝物,怎么可以随意索取!”洪喝令士兵将其拖出斩杀。祖弼愤怒地咒骂着不停嘴地死去。后人有诗赞美说:“奸邪专权导致汉朝灭亡,谎称禅让学效仿虞唐。”皇宫内各路大员都在提拔魏伯符宝郎,其他忠臣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皇帝吓得像只小兔子。台阶下站着上百士兵披甲持枪,个个都是魏国士兵。皇帝含泪对臣子们说:“朕想把天下让给魏王,只求留一口气,好安享晚年。”一个叫贾诩的人说:“魏王一定会对陛下不负所望。陛下赶紧发诏书,以安抚民心。”皇帝只好让陈群起草禅位的诏书,命华歆拿着诏玺,领着一群大臣直奔魏王宫去献礼。曹丕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打开诏书,念道:“朕在位整整三十二年,经历了天下大乱,多亏祖宗的灵感,才重新站起来。但如今仰望星象,俯视民心,炎精的命运已经结束,曹氏家族将有所作为。先代王者树立了神武之风,今代王者展现明德,一切皆在天数之中。治国大道在于天下共享;唐尧之治不私于一族,名声传扬,朕虽然仅以弱冠之年代天下,如今追随尧舜典章,让位于魏王。王勿推辞!”曹丕听完后,立刻准备接受诏书。司马懿劝道:“不可。虽然诏书已经送到,殿下最好先上表自谦,以排除天下的非议。”丕听从了建议,让王朗起草一封表,自谦德薄,请求另择贤能者来继承帝位。皇上看完表格后心里非常震惊,开始怀疑起来,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魏王这么谦虚,怎么办?”华歆回答说:“以前魏武王接受王位时,虽然三次谢绝诏书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如今陛下可以再下诏命,魏王必定会同意的。”皇帝别无选择,只好再次命令桓阶起草诏书,并派遣高庙使张音带着节奏和印信前往魏王宫殿。曹丕打开诏书欢喜地说:“向你这位魏王致敬,上书表达谦让之意。我暗自为汉道的拖延感到愧疚,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幸亏武王有着高超的才能,贤德得到了天命的赞许,威武神勇,消除了凶暴,清除了混乱。现在王丕继承了先王的遗志,至德光耀,声誉遍布四海,仁德之风吹拂着八方土地;你的统治地位,实属于天命。古时虞舜有着伟大的功绩二十余项,却放弃了功劳,将天下让给别人;大禹有着卓越的治水成就,但仍虚让帝位于重华。汉朝继承尧、舜的理念,有着传承圣人之资格,恭顺神明,继承着天命光辉,现在又派遣行大夫张音,带着皇帝的印信。王啊,请接受!”曹丕接过诏书感到高兴,就对贾诩说:“尽管已经有两次诏书了,但我始终担心后人会称我篡位。”贾诩说:“这件事情很容易解决,再让张音带着印信回去,让华歆让汉帝建一座坛,名称为‘受禅坛’;选一个吉日良辰,召集所有重要官员,然后请天子亲自奉上印信,将天下让给王,这样就能消除众人的疑虑,断绝众说纷纭了。”有喜事发生了,就让张音把王位的印绶送回去,虽然他还是辞谦客气。音回去和皇帝交流了。帝问群臣:“魏王又谦让了,他到底想干什么呢?”华歆建议说:“陛下可以建个‘接受禅位的坛’,把公卿百姓都召集起来,公开地传位禅让;这样,陛下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受到魏王的恩宠。”帝同意,派太常官去繁阳卜定地点,筑起了三层高高的坛,在十月的庚午日寅时进行禅让。
到了指定日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上坛受禅,坛下聚集了四百多名大小官员,还有三十余万御林虎贲禁军,帝亲自捧着玉玺向曹丕致意。丕接受了。坛下的群臣跪下听着颂词说:“尊贵的魏王啊!古时候尧禅位给虞舜,舜也以天命传给禹:天意不固定,只会归于有德之人。汉朝秩序混乱,世道失序;乱象波及到了我,奸臣横行,天下动荡。多亏了武王的英勇,解救了四方险难,以清洗夏商之域,维护了我们的祖庙;这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功成身退,而是得到九服的实际赐福。如今王勋继承前人的遗志,昭示了你的德行;扩展了文武之伟业,展现了你的广阔胸怀。皇天显示祥瑞,神明发出征兆;我们顿首致敬:你的品德胜于虞舜,按照我唐朝的传统,恭敬地让位于你。”哇哦!这场戏简直就是天意在你身上啊,你就顺应大势,庆祝万国以示尊重上天的旨意!
阅读完典籍,魏王曹丕便接受了各种盛大的仪式,登上了帝位。贾诩带领大小官员们在祭坛下朝拜。将康元年改为黄初元年,国号定为大魏。曹丕当即发布诏书,天下大赦。华歆提议尊称父亲曹操为太祖武皇帝,然后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已禅让天下,应该安置刘氏于何处呢?”说完,扶着献帝跪在祭坛下听取诏令。曹丕宣布诏书封献帝为山阳公,当天就让他离开。华歆拔剑指向献帝,语气严厉地说:“立一个帝王,废除一个帝王,这是古代常规!如今皇上仁慈,不忍伤害你,只封你为山阳公。现在立刻行动,没有召唤不准入朝!”献帝含泪感谢后骑马离开。在祭坛下的军民和百姓看到这一幕后,感伤不已。曹丕对群臣们说:“舜、禹的事情,朕都了解!”群臣齐声高呼:“万岁!”后人观看这座受禅坛,吟诗感叹道:“两汉时期的经营实在艰难,一朝失去了旧江山。黄初年间想要效仿唐尧治世,司马懿未来将如何呢?”百官请曹丕感谢天地。曹丕刚要顶礼膜拜,突然祭坛前掀起一阵怪风,漫天飞沙走石,迅疾如暴雨,对面一片模糊不清;祭坛上的火烛,尽皆被吹灭。当大举倒于酒坛之上,百官急忙施救,过了半天才苏醒过来。随后被侍臣搀扶进宫,连续好几天都无法主持朝会。等病情稍见好转,才走出大殿接受众臣的朝贺。他封华歆为司徒,任命王朗为司空,其他大小官员一个接一个地得到晋升和奖赏。但大举的病未愈,他怀疑许昌的宫殿里有灵异之气,于是便自许昌前往洛阳,开始建设庞大的宫殿。
有人早早赶到成都报告说曹丕自称大魏皇帝,在洛阳兴建宫殿;更传言汉帝已身遭不测。汉中王得知消息后,伤心欲绝,整日痛哭,命百官挂孝,设祭祀敬念,追封曰“孝愍皇帝”。刘备因此忧心忡忡,身染重疾,无法处理政事,一切都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和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讨之后,认为天下不能没有君主一日,决定尊汉中王为帝。谯周说:“近日出现祥风吉云之瑞;成都西北方黄气冲天数十丈高;帝星出现在毕、胃、昴三宿,璀璨如月。这一切都表明汉中王必须立即登基为帝,承续汉室血统,还有何疑虑呢?”于是诸葛亮和许靖草拟奏表,请求汉中王登基为皇帝。汉中王看了奏折,大为惊讶地说:“难道你们想要陷害孤,成为不忠不义之人吗?”诸葛亮说道:“绝非如此。曹丕篡夺汉位称帝,而王上乃是汉室后裔,理所当然继承汉统,延续汉祀。”王勃听后面色,怒气填胸:“难道孤也要跟逆贼学坏吗!”一甩袍子,气冲冲地走进后宫。旁边的官员们纷纷散去。
三天后,孔明再次召集众官,请求王出来。众人都跪拜在地。许靖报告说:“现在汉朝的皇帝被曹丕所杀害,王上不立即登基,发兵讨伐,那可不是忠义之举。如今天下人无不期待王上称帝,成为孝慈皇帝,为国家报仇雪耻。如果不听从我们的建议,那就失去了人心哦。”王勃说:“虽然我是景帝的后代,但并没有施恩惠于民众;现在突然自立为帝,岂不与篡位何异!”孔明劝说数次,王勃坚决不听。
孔明便想出了一个计策,告诉大家:“按照这样这样。于是孔明假装生病不出门。汉中王听说孔明病得很重,便亲自来到府上,径直走到床边,问道:“军师怎么生病了?”孔明回答说:“内心忧虑如火,命运不久矣!”汉中王问道:“军师为何忧心?”反复询问多次,孔明只是闭目不答。汉中王再三询问。孔明叹息道:“我从贫苦之家出身,幸得遇见大王,一路相随至今,言听计从;如今大王有了两川之地,没有辜负我早年的言语。”据说现在曹丕偷换天子之位,被汉朝祭祀将被削除,朝中文武官员们都想要拥立大王为皇帝,剿灭魏国兴刘氏,一起谋求功名;但是没想到大王坚定地拒绝,众官皆怀怨恨,不久必会分崩离析。如果文武双方都离去,吴国和魏国会联合进攻,那么蜀国很难守住。我这个臣子怎么能不担忧呢?”汉中王说:“我不是担心阻挡他人的议论,只是担心天下百姓的评论罢了。”孔明说:“圣人说过:名声不正那就无法言行顺乎,如今大王名誉光大,说话合乎情理,还有什么好人云亦云的?难道没听说过‘人的行为要付出代价’吗?”汉中王说:“等军师的病好了再进行,也不算太晚。”孔明听罢,从床上跃然而起,急忙拿起屏风猛击一下,外面立刻涌入文武众官,跪拜在地上说:“王上既然答应了,就请您挑选一个吉日来举行盛大的仪式。”汉中王看着他们,发现是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青衣侯向举、阳泉侯刘豹、别驾赵祚、治中杨洪、议曹杜琼、从事张爽、太常卿赖恭、光禄卿黄权、祭酒何宗、学士尹默、司业谯周、大司马殷纯、偏将军张裔、少府王谋、昭文博士伊籍、从事郎秦宓等一大群人。
汉中王惊讶地说:“这不义之举,全都是由你们为首的!”孔明说:“既然王上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那么就赶紧筑坛,选个吉日,郑重举行盛大的仪式。”【标题】:王者即时归还王宫,坛上择贤者接受祭祀玉玺,施礼。
在第一时间将汉中王送回王宫,并指派博士许慈和谏议郎孟光主持仪式,在成都武担南边筑坛。所有必要准备工作已就绪,官员们整装待发,列队欢迎汉中王登坛祭祀。谯周站在坛上,铿锵有力地朗读祭文:“建安二十六年四月,某某日,皇帝备,现向皇天大地通告:汉朝统治天下,伟业恒久。从前,王莽篡位,光武皇帝震怒,将其诛灭,社稷得以重建。而如今曹操阻挠正道,残暴无情,残害君主后裔,罪孽深重;操的儿子丕更是罪行累累,篡夺圣器。臣民将士认为,汉室祭祀日渐式微,应当继承传统,继承武皇二祖,亲自承受天谴。臣惧怕无德劣难担领袖之责,遍询百姓意见,包括边远地区各族领袖,无一例外地表示:天命不可违逆,宗族传统不可中断,四方百姓需要君主。统治大权,唯有一人选定在备之上。备顺应天命,更担心宗族使命即将消失,岌岌可危,因此在吉日登坛祭祀,接受皇帝的玺和绶,统驭四方。希冀神灵保佑汉朝一统!”祭文朗诵结束,孔明率领众官员恭敬地呈上玉玺。汉中王接过玉玺,放在坛上,谦虚地拒绝道:“备无能力和德行,请选择有相应能力和品德的人接受。”孔明奏道:“王殿下平定四海,功德昭着,加上身为大汉皇室后裔,宜登基即位。”竟已经向上苍之神祈祷,怎能轻易推卸责任呢!各位官员纷纷高呼“万岁”。膜拜舞礼结束后,开始了新的年号——章武元年。立吴氏为皇后,刘禅为太子;任命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封诸葛亮为丞相,任命许靖为司徒;各级官员一个个都受到了提升和褒奖。下了天下大赦。蜀国的军民无一不欢欣鼓舞。第二天举行朝会,文武官员膜拜结束后,分列两侧。先主下诏说:“自从桃园结义,与关、张共同誓言生死。不幸二弟云长被东吴孙权所害;若不为其报仇,将是对誓言的背弃。我打算动员全国兵力,剿灭东吴,生擒逆贼,以报此仇!”话音未落,班中一人跪拜在台阶下,劝谏道:“陛下不可。”先主看着他,原来是虎威将军赵云。正如俗话所说:君王未下令处置天敌,臣子已经勇敢陈词。接下来就看赵云的劝谏究竟如何,敬请期待。
(https://www.tyvxw.cc/ty12077746/4801578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