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霸明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困境崛起

第一百一十七章 困境崛起


  五更时分,王一凡率领剩余的部队起身出发,虽然现在的人马只有两千出头,但他依然按照往日的编排列阵前进,戚无伤领着一部打前锋,王一凡则带着伤兵和剩余的人马在后压阵。

  虽然队伍已经一路杀到了河南的边境处,但王一凡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在军中下令,全军偃旗息鼓,不得喧哗鼓噪,沿路不得擅自攻城破县,更不可轻易和官军和兵勇作战,不得妄拿百姓一针一线,必须平买平卖,否则当以军法处置。

  大军走了约三十里路,太阳便从地平线下慢慢地升起来了,暖洋洋地照着道路两旁的树木,说不出的畅快。

  他们的动静很小,直到深入河南境内以后,洪承畴的一支斥候骑兵才从沿途过往的村民口中得知王家军的踪迹,但望着消失在一片茫茫晨雾中的敌人,他们也只得气愤地骂了几句,便拨转马头回营了。

  进入到河南境内之后,眼见背后的追兵已被甩远,王一凡便派人在各处探查起来。

  派出去的人很快带来消息,河南一带因为旱灾早已赤地千里,大小富户和地主又不愿意拨出粮食抚恤灾民,而朝廷则忙于北方和满清的战事,因而分不出手来。

  所以整个河南大地流民千万,更有不少胆大的人就地落草为寇,当起了土匪流寇,但由于领头的多是穷苦无知的农民,所以并未闹起太大的动静。

  王一凡当机立断,选择了几处盘踞着土豪劣绅的山寨攻打,很快就打下了几个还算富庶的寨子,将里面的粮食分发出来,赈济周围的灾民。

  当地的县令闻讯之后,纠结了其他几个山寨的三千多乡勇团练,在武安一带和王家军打了一仗,临时拼凑起来的人马被王一凡的关宁铁骑杀得溃不成军,就连领兵的团练头子和县令都被戚无伤砍了脑袋,因此声威大振,很快就有数千饥民入营从军。

  王一凡并不在原地逗留,他绕过防御严密的邯郸城,直奔目的地安阳而去。

  出外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说陕西一带的民变日益猖獗,崇祯帝终于调拨洪承畴和曹文昭的人马回陕西剿匪,曹文昭一到陕西,就率领关宁铁骑在河曲大破变民领袖王嘉胤,并连续攻破点灯子、一条龙、扫地王等民变首领,因功被朝廷封为临洮总兵官。

  之后他更率五千关宁铁骑与十万陕西义军大战于西壕,斩首千级,生擒杜三、杨老柴,连战连胜,打得陕西义军溃不成军,但因为之前私自放走王一凡的缘故,三边总督洪承畴不帮他叙功,反而一直对他的人马克扣军饷。

  陕西义军一见在当地站不住脚了,便在荥阳召开大会,商讨大家以后的出路。

  小小的荥阳一下子涌进了十三家义军七十二营的二十余万人马,一时间热闹非常,气势极盛。

  但在此次大会之上,所有的参会义军领袖都垂头丧气,因为洪承畴和曹文昭等人的四路进剿,义军损失惨重,更由于王嘉胤的战死而群龙无首。

  就在所有人都愁眉不展的时候,闯王高迎祥的部将李自成拍案而起,大喊道:“大家叹什么气?洪承畴虽然狡诈,曹文昭的关宁铁骑虽然勇猛,但我们这里有二十多万人,一个人拼死抗争,尚且锐不可当。二十多万人齐心协力,还怕干不出一番大事?”

  他的话语鼓舞起了义军首领们的斗志,之后他更提议,将各路人马统一指挥,分成东、西、南、北四路,集中主力攻击东路,直捣朱元璋的老家凤阳。

  众人纷纷点头响应,并推举出闯王高迎祥担任十三路义军的总头领,继续率领义军和朝廷作战。

  随后,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率东进主力一路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并成功攻下凤阳,掘朱元璋祖辈的皇陵并放火焚毁,熊熊大火和漫天烟雾足足持续了数日,逼得崇祯帝朱由检不得不向天下颁布“罪己诏”,并绝食三日以自罚。

  听到这个消息,王一凡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他知道,压倒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出现,那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李自成和张献忠,有了这两个人物,洪承畴必然分不出手来继续追剿自己的人马,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但考虑到自己的部队现在仍然人少势孤,还不适宜大张旗鼓地引起周围官军的注意,他便命令手下的人马继续开仓放赈,并召集饥民入营参军,再多攻破几座富庶的山寨,慢慢休养生息。

  大军一路南下,终于在十几天后到达了安阳,这一日天气格外温暖,在城内一处临时搭建起来的军营中,王一凡慢慢走出了帅帐。

  帐外的三丈高旗杆上飘扬着一面崭新的“王”字大旗,这是周围的百姓因为感念王家军赈济的恩德,而连夜用被面赶制出来的。

  营外的空地上,到处都是骑兵和步兵操练的声音,而另一处放赈的粥厂外,则排满了端着大小碗锅前来领粥的饥民,另一处招纳士卒的桌子前,则挤满了一大片年轻人。

  自从王一凡率军入了河南以后,仁义之名立刻四处远播,每天前来投军的年轻人就如同潮水一样,初时带进来的二千兵马眨眼间就已扩充到了十倍以上,现在大小将领担忧的不是无兵可用,而是如何将这些年轻人训练起来,并发给他们充足的兵器、马匹和甲胄。

  营内营外,很快就陷入到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忙碌之中。

  王一凡不由得感慨,这一次率军进入河南,真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自从万历年起,河南就是大明最多灾多难的省份,这里的居民生活也最困苦,因此只要见到有人登高振臂一挥,立刻便应者云集,而王一凡则是在一个最适当的时间,出现在了千万贫苦的河南百姓面前。

  安阳城地处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北隔漳河与邯郸市遥遥相望,南与鹤壁、新乡连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

  但守卫安阳城的却是一个糊涂胆小的家伙,早在王一凡到达安阳城外,他就带着手下和大小姨太太逃了个无影无踪,将一座空城留给了王一凡。

  现在整座安阳城都落在了王一凡的手中,他望着这座唾手而得的便宜城池,心里却是并不轻松。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安阳一带的百姓因为兵祸和灾荒,日子过得异常困苦,崇祯即位后不但不多加体恤,反而更变本加厉地从百姓身上征收田赋和各种苛捐杂税,再加上豪绅大户肆意炒作物价,使得百姓人口锐减,流离失所。

  河南一带早就是田地荒芜,婴儿弃于道旁,村子里十室九空,留下来的多半是无力逃荒的老弱妇孺,坐等饿死。

  各处州县的大小土匪、杠子有数百支之多,但王一凡率军一到,他们就纷纷闻风来投。

  王一凡将其中那些诚心投奔和甘愿严守军纪的杆子们留了下来,淘汰老弱,编在各营之中。

  他继续推行着之前在关外的政策,暂时废止以银钱支付赋税的政策,改以粮食充作税赋。

  没收官府和土豪劣绅的土地,交给那些愿意种地的农民,并拨付给种子和维持生计的粮食,鼓励他们继续耕种。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竟已发展成了一支六万人的大军,王家军的声势大振,就连时任河南巡抚的王家桢也坐不住了,连连上疏朝廷,乞求朝廷派出人马镇压。

  但崇祯帝苦于洪承畴和曹文昭被高迎祥的人马绊住了无法分身,关外的祖大寿和吴三桂又被皇太极的清军打得连连败退,调不出一兵一卒前来救应,只得勉强写了封诏书,鼓励王家桢想办法在当地招募兵马,自谋出路。

  戚无伤见新整编出的部队兵强马壮,忍不住找到王一凡劝道:“老王,咱们现在已经坐拥六万大军,为何不去打下一、两个大的城池以壮声势?”

  王一凡摇了摇头:“老戚,所谓兵在精不在多,咱们现在虽然人多势众,但若论及实力,却可能反而不及过去的一万多关宁铁骑。新招入伍的大多是从未见过血的年青丁壮,让他们打打土豪匪盗也就罢了,若是遇上训练有素的官军,还是不行。”

  他见戚无伤一脸不理解的样子,便继续耐心解释道:“曹文昭在陕西的战斗你也应该听说了,才不过五千关宁铁骑,就可以追着十余万义军团团乱转,不敢正面迎战。这些仓促组建起来的人马,其战斗力可见一斑。咱们要么不大,要打,就要轰轰烈烈地一路赢下去,一直打到朱由检小儿的皇宫里去,你知道么?”

  戚无伤这才点了点头,王一凡忽然问道:“派出去的探子回来了么?有没有夫人他们的消息?”

  戚无伤低下了头,小声说:“探子们都回来了,说没有见到夫人和守义等人幸免于难的消息。一凡,我看,他们是不是已经……”

  王一凡的心头一沉,他摆摆手道:“继续派出探子去找,务必要找到他们的确切消息!”

  戚无伤领命走了出去,王一凡颓然地坐倒在一旁的椅子上,心里暗暗想道:“袁芳,玉儿,守义,你们到底现在怎么样了?究竟有没有遭了洪承畴这老贼的毒手?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呢?”

  却不知就在河南和山西边境的一处山上,袁芳等人正带着手下人操练得正欢。

  这是一处荒僻的深山,山腰上用茅草简单搭建起来几十间小屋,之前的夜里刚刚下了场小雪,屋顶上和院子里的薄雪被阳光一照,慢慢开始融化起来。

  天空里一片蔚蓝,满天都是白如棉絮的云朵,山间不断地蒸腾起乳白色的雾气,慢慢在半空中飘舞着。

  院子里站满了人,大家严整有序地练习着剑术和弓箭,忙得不亦乐乎。

  已经恢复了的海兰珠也站在院子里,取了一张小小的弓和几支雁翎箭,对着十米外立起来的一个木头靶子瞄准了起来。

  她左手握弓,右手食指拈着箭杆,用力扯开弓弦,两条腿微微分开,身子稍稍向右一侧,眼睛死死盯着箭头和红红的靶心,深深吸了口气,猛地放开弓弦。

  “嗖”地一声,这支雁翎箭离弦而出,却狠狠钉在了一旁的枯树之上。

  “姐姐,你的力度是够了,但准头还差了许多呢。”一旁的玉格格笑着走了出来。

  海兰珠也笑着将手里的弓放到地上,走上前道:“看起来行军打仗这些事,我是比不了你们了。就连射这个固定的靶子都射不中,以后若是编入军队上了阵,只怕反而给你们带来不便。”

  另一边的袁芳却摇了摇头,微笑着走了过来:“弓马娴熟、武勇过人,那也只不过是一个偏将强卒的命,若要打下一片江山,还需要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的智慧。”

  海兰珠小声问:“袁芳,你是不是又想王一凡了?”

  袁芳叹了口气,自从和王一凡他们分别以来,她率着这些人马在险恶的山里和围剿的官军乡勇周旋了许久,很多次都险些被敌人包围,但她却没有一次动摇和害怕过。

  而自从这一阵稳定下来以后,对王一凡的思想却与日俱增,变得愈发强烈起来。

  一旁的玉格格忙道:“袁姐姐你也别担忧了,守义已经派人出去打探消息了,相信很快就能带好消息来。”

  袁芳点了点头,却见玉格格忽然掩着口犯起了恶心,忙问:“你是怎么了?”

  玉格格勉强地笑着说:“也许是这几天着了凉,没事,我休息一下就好。”

  袁芳忙让人找薛神医过来瞧瞧,他仔细把了把玉格格的脉,又问了一些她日常的反应,便一脸喜色地走了过来:“恭喜,恭喜!夫人恐怕是有喜了!”

  袁芳立刻开心地笑了起来,吩咐人去准备补品去了,而一旁的海兰珠眼里满是失望之色,暗自冷冷地哼了一声。


  (https://www.tyvxw.cc/ty110960/338751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